2016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教案2
【參考答案】七言絕句,五言律詩。送別,懷古。太白,“詩仙”。
跟蹤訓練
(一)下面是韓愈的兩首詩,都寫到早春景色,構思上有接近之處,但表現方法卻有不同,請你就表現方法不同之處作簡要分析。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 雪 韓 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做飛花。
【參考答案】前一首詩將遠、近的草色作了對比,將草與柳作了對比,以表現早春景物的特征。后一首詩先用欲揚先抑的筆法,寫得富有波瀾;后用擬人方法,一個“嫌”字,一個“穿”字,把春雪寫得有靈性有情趣,突出了早春特有的景象。
(二)下面兩首詩,同是寫鄉情歸思,兩首詩在表達情感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題稚川山水 (唐)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鄉 思 (唐)李 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參考答案】戴詩寫行旅途中所見青山綠水渾似故鄉,因景生情,表達含蓄蘊藉。李詩借空間距離之遠來突出鄉思之深,以景襯情,表達直接強烈。
(三)下面兩首詩,在思想內容、選材角度、表達技巧方面都有不同之處,試就其中一點作具體分析。
華清宮 吳 融
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旋干。綠樹碧簾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華清宮 崔 櫓
草遮回磴絕鳴鸞,云樹深深碧殿寒。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闌干。
【參考答案】①思想內容:作品感情基調不同:吳詩以諷刺為其寫作主旨,“綠樹碧簾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揭露了唐朝統治者奢侈生活的丑惡現象,表達了詩人憤怒的感情。崔詩“云樹深深碧殿寒”則流露的是一種感傷的情調。②選材角度不同:吳詩取材于華清宮興盛之時。那時,四郊飛雪,嚴寒逼人,但華清宮全無一絲寒意,而是一派春的氣息,宮外宮內形成強烈反差。崔詩則取材于天寶之亂以后的華清宮。磴道冷清,雜草已將石道遮沒,曾經熱鬧非凡、溫暖如春的華清宮,現在是一片狼藉,一派死氣。今昔對比,置讀者于悲涼氛圍之中。③表達技巧不同:作品的表達技巧各有側重,吳詩主要用了對比方法,詩人將宮外之況與宮內之景對比,宮外,暗云壓城,雪花如卷,天寒地凍,草木枯瑟,而宮內只見雪飄之形,不見雪堆之景,樹林郁郁蔥蔥,樓閣碧簾垂地。深刻揭露唐朝統治者腐朽的生活。崔詩則運用夸張“云樹深深碧殿寒”、擬人“明月自來還自去”以及寓情于景的寫法,形象地反映了歷史的變遷。
(四)閱讀下面兩首詩,看它們在內容上有哪些相同之處,表達了怎樣不同的思想感情。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賦韻 江 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 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注:①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入長安。仕于隋,后辭官南歸,這首詩寫于南歸途中。②岑參,盛唐邊塞詩人。安史之亂中,長安淪陷,故有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