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學
生;孔子為了因材施教,而劃分專業,分科教育,這在我國教育史上有首創之功。
7.生:“圣人無常師”是孔子學問的精髓,也是我們學習的“座右銘”。
師:《子張》第二十二章既頌揚了孔子的好學,又點明了孔子學問的精髓是“文武之道”。文武之道是夏、商文化的積累,是周初文化的總結。賢者能掌握其精髓,認識修身治國的根本;不賢者也能掌握其皮毛,知道名物制度的事情。孔子在賢者與不賢者的身上,都可學到自己需要的知識。沒有固定的老師,卻到處有自己的老師。向更多的人學習,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生:這一章又講到孔子之學何處而來的問題。子貢說,孔子承襲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沒有固定的老師給他傳授。這實際是說,孔子肩負著上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并把它發揚光大的責任,這不需要什么人講授給孔子。表明了孔子“不恥下問”“學無常師”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