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八 古典詩詞的語言特點
品味詩歌的語言特色是較高的要求,歷年高考中雖然不是經常涉及到,考到的也是常見風格,但高考對詩詞語言藝術的考查一般是大處著眼(作品風格的界定),小處分析(句子表現手法的分析),因而有必要集中梳理一下常見詩歌語言的類型。一、常見的概述語言特色的詞語
1.語言特點:清新、樸素、雅致、平實、華麗、絢麗、幽默、活潑、詼諧、莊重、簡約、簡潔、精練、精當、生動、凝練、洗練、含蓄、明快、通俗、口語化、明白如話等。
2.風格類: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約、婉轉、風趣、工麗;蒼涼雄健、委婉蘊藉、飄逸灑脫、蒼涼悲壯、纏綿悱惻、氣勢雄壯、自然流暢、憂郁激憤、沉郁頓挫、清新典雅、婉約凄切、新鮮活潑、氣勢磅礴、奇特新穎、平淡質樸、語淡情濃等。
二、鑒賞語言常用術語匯釋:
(1)平淡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簡陋和寒磣,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了詩人的真功夫,如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表面看來句句平淡,其中卻蘊涵著詩人超脫塵世,悠然自得的情趣。又如李煜的《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于平淡之中見新奇。
(2)清新自然。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給讀者以清風撲面之感。清新之風常見山水田園詩中,以“王、孟”為代表。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風格清新淡雅,最能代表其山水田園詩的特色。孟浩然的詩歌清淡簡樸,生活氣息濃厚,如《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又如李白詩歌的語言,被譽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韻味無窮。例如:“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把酒問月》),“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
(3)絢麗飄逸或絢麗工整。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李賀的詩風絢麗華美,如《李憑箜篌引》中“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以玉碎山崩喻眾弦齊鳴,以鳳凰鳴叫喻一弦獨響,以“芙蓉泣露”摹寫琴聲的悲抑,以“香蘭笑”顯示琴聲的歡快。又如李商隱的《錦瑟》“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以及“昨夜星辰昨夜風”、“相見時難別亦難”二首無題詩,詩風于工麗中略帶沉郁,優美而不失厚重。
(4)簡潔明快。其特點是言簡意賅,一語中的,干凈利落。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又如其《長恨歌》:“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從黃昏寫到黎明,集中表現了唐玄宗夜間被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5)含蓄委婉。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以“小樓”、“深巷”點明環境靜謐幽邃,襯托出詩人客居臨安的寂寞,以“春雨”、“杏花”點出江南早春氣息,預告一個萬紫千紅的局面即將到來,這兩句中有春天到來的喜悅,也有流光易逝的感慨。又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詞人惜花,為花悲喜,為花醒醉,實際是含蓄地表達了青春韶光短暫、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