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1.下列對原文理解準確的兩項是 ( )
a.文學大師擅長繪畫,應視為一種很值很深入研究的藝術現象。
b.俄羅斯古典文學大師們的繪畫作品受到歧視,反映了一種文化偏見。
c.普希金作畫從來不用畫筆,說明普希金的繪畫出自自我意識。
d.普希金和托爾斯泰一樣,都是既“用詩歌思想”也“用畫思想”。
e.普希金妙筆作畫,雖不夠專業,卻逾越了不同藝術之間的壁壘。
2.第1段末有兩個畫橫線的短語,請解釋它們在文的含義。
①生命氣息的載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靈欲望的載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答
①普希金“獨有的一種繪畫狀態”是怎樣的狀態?(不超過10個字)
答:
②作者為什么強調“文字與圖畫自由融混的現象”“中國這外惟普希金一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試就本文所說的“通才”問題,舉例談談你個人的看法。
要求:聯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答: 。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山巒(筱敏)
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被歷史稱之為貴族革命。那是一個極其黑暗極其齷齪的時代,除了匍匐于王權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長。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統治,使自由成為一種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質土的堆積,迫使一種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來,以流血的方式,不顧一切地生長。
一群心懷使命感的貴族青年站到了起義隊伍的前列,并且沿著這條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走到了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亞礦坑的底層。要理解這種崇高的生命必須有同樣崇高的心靈。一位政客說:歐洲有個鞋匠想當貴族,他起來造反這理所當然,而我們的貴族鬧革命,難道是想當鞋匠?這樣一種無恥的“幽默”,除了表明其軀殼能增長腐質土的堆積,其靈魂卑賤地受著王權專制的役使之外,難道可以給予崇高的生命些許蝕損么?
百余名十二月黨人帶著鐐銬到西伯利亞去了,并將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終其一生。他們的罪證是對祖國的憂慮和摯愛,對奴隸的關注與同情。在那條被他們的歌聲和鐐銬敲擊過的驛道上,那條漫長的,永無終了的,直插入蠻荒和苦難的驛道上,遠遠地追蹤而來的,是他們年輕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