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記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二)方法精講
對于3500多字的字音,要想全部記清有著較大的困難,一是數量之大,二是較混雜。但是這幾年的試題都是要求辨別正誤,不要注拼寫,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1、以義定音。利用意義聯系,區別一個字的不同讀音,因為多音常常是和多義聯系起來的。如:“卡”,做音譯詞語素時讀kǎ,卡車、卡賓槍、卡片、卡介苗、卡通,取與“不通暢”有關的義項時,讀qiǎ,關卡、卡殼、卡子。
2、區別書面語和口語。許多多音多義字的不同讀音,因為“多音”是由書面語和口語的差別造成的,注意一這一點,可以幫助正音。如:“翹”,書面語讀qiáo,翹首、翹楚,口語讀qiào,翹起來,翹尾巴。
3、區別詞性意義。許多字因其在不同詞中表示的詞性意義不同而導致讀音不同,因此區別其詞性意義或其所在詞的詞性,也辨析多音多義字的重要方法。如:“扇”,做名詞時讀shàn,做動詞時讀shān。“卷”做名詞讀juàn,試卷、卷帙浩繁、卷軸,做動詞讀juǎn,卷起、卷席。
4、區別一般用語與專用詞語。有些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是由一般用語與專門用語(名稱,專有的幾個詞)的差別造成的,注意到這一點,也可以幫助正音。如:“炸”,一般讀作zhà,而表示“在煮沸的油或水中把食物弄熟”的意思時讀zhá。“軋”,一般讀作yà,傾軋、軋花機,而在“軋鋼”、“軋輥”中讀zhá。
【題型探究】
《考試說明》對語音考核的要求是: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語音題,除了1999年和XX年沒有考之外,年年必考。這一題型考查的是容易讀錯的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形近誤讀。
漢語有的字字形相似,一旦對其字形識記不扎實,就會出現誤讀。如“贗品”的“贗”(yàn)誤讀為“yìnɡ”,“床笫”的“笫”(zǐ)誤讀為“dì”等。
2.音近誤讀。
有些字的讀音相近,只是聲調不同,在日常交際中稍有疏忽,就會出現誤讀。如“參與”的“與”誤讀為“yǔ”,“綺麗”的“綺”誤讀為“qī”等。
3.多音字誤讀。
漢語中有許多多音字,它們的讀音隨著具體的語境而變化,一有疏忽,就會出現誤讀。如“自怨自艾”的“艾”(yì)誤讀為“ài”,“廈門”的“廈”(xià)誤讀為“shà”等。
4.習慣誤讀。
有些漢字在語言交際中有一些誤讀習慣,如“包庇”的“庇”(bì)誤讀為“pì”,“畸形”的“畸”(jī)誤讀為“qí”等。
5.不規范的簡化字誤讀。
例如“停”的不規范簡化字為“仃”,因而把“伶仃”的“仃”(dīnɡ)誤讀為“tīnɡ”等。
語音題在高考中出現過的題型有:
1.單考認讀。如1993年題,1996~1998年題,XX年~XX年題。
2.字形與字音結合起來考查。如1991年題,1994年題,1995年題。
3.字音與字義結合起來考查。如1992年題。
從XX年恢復考查語音以來,語音題一直比較穩定。一般都是在第ⅰ卷中單獨設置一個選擇題,賦分3分。其具體的形式有:
1.選出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
2.選出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組。
3.選出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與所給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
4.選出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
綜觀近年高考識記字音試題,我們可以發現本能力點所命試題的基本趨勢。
1.所考及的漢字是現代漢語中經常使用且經常誤讀的字,古代漢語中的異讀字、使用率不高的生僻字以及方言字等,一般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