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語文試題詩詞鑒賞部分(含賞析)
從詩的結構看,前四句寫詩人在早晨的所聞所見,后四句則是抒發詩人對早春氣象的感受。也許是因為詩人對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來了。此時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開始咚咚地敲響;大概是天氣轉暖、大地變得潮濕的緣故吧,那在臺階上貪睡的小狗兒也擺擺尾巴,懶洋洋地爬起來;而一向活潑的小鳥更不會放過這可愛的時光,正在窗前嘰嘰喳喳不停地歡叫著,似乎是在向人們報告著美好天氣的到來,催促著人們早早起床。這四句通過晨光、鼓聲以及對春天極為敏感的兩個動物——犬、鳥的傳神刻畫,在緊扣“早”字主旨的同時,又隱隱透露出春天的氣息。
詩歌的后半部分表現了詩人在這樣春天氣息越來越濃郁的環境下,產生的輕松愉快之感!鞍脘N宿酒頭仍重”說明昨日飲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樂事,以致詩人忘了自身的酒量,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來尚有頭重腳輕之感!靶旅摱隆北砻髡窃绱簹夂颍撊ザ聲钊藷ㄈ灰恍拢p松爽快,所以說“體乍輕”。“體乍輕”而“頭仍重 ”,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際,當有頭重腳輕、飄飄無定之感。這既是實寫酒意未消時身體真實的感覺,同時又何嘗不是美好的春色令詩人陶醉了呢?正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在這樣的境界中,他忘記了一切憂愁和煩惱,以致于“睡覺心空思想盡,近來鄉夢不多成 ”,這兩句照應詩題,寫夜間因為沒有鄉夢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詩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氣息所感染,他又迎來了一個明媚的春天。
全篇無論是寫自然景物還是寫自己的生活與心態,都筆致輕靈素淡,充滿著情趣。節奏也是流暢、歡快的,字里行間,融注著詩人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
六【試題】(重慶卷)
12.閱讀下面的曲詞,回答問題。(6分)
【折桂令】問秦淮
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 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⑴“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用了什么修辭手法?(2分)
⑵“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⑴借代,反問。
⑵通過“白鳥”“綠水”“嫩黃花”“新紅葉”等描繪了初秋景色。又通過“飄飄”“滔滔”“有些蝶飛”“無個人瞧”等表達了因昔盛今衰引發的冷寂落寞之情。
【賞析】
【折桂令】這支曲子,寫明亡后南京的殘破景況,抒興亡巨變后人的感情與情緒。重點寫了秦淮河。秦淮河是長江下游支流,經南京市區西入長江。南京夫子廟一帶六朝時十分繁華。這種“繁華”中,妓院占了不小的成份,眾多妓院造成了畸形的繁榮。何況昔日的妓院里有名妓李香君,李香君的教曲師傅就是此時來懷古的蘇昆生!秦淮本是昔日南京繁華的象征所在,如今卻粉黛無影,笙簫無蹤,燈船不鬧,酒旗不飄,只空余破窗殘檻,讓人一見便覺悲涼之氣撲面而來!皩懢芭c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寫景而情在其中。”(況周頤《熏風詞話》)本曲言情,正是通過一系列有形事物的描繪來抒發與表達的。因此,寓情于景,正是本曲在藝術上的一大特色。它沒有一處帶感情色彩的字眼出現,如:“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边@幾句,寫白鳥綠水黃花紅葉,本應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秋景圖,但卻“無個人瞧”,好一個物是人非,于是只好放任其自飛自流,自開自落……此情此景,真讓人感到一股徹骨的凄涼。物是人非的感慨,昔盛今衰的喟嘆,一切俱在其中矣!堪稱借景抒情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