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古代文復習教案
a.南康俗悍,謂丞儒也,易之。 易:輕視。
b.知縣周以中巡視田野,為部民所詈。 詈:辱罵。
c.以中益怒,曰:“丞慢我。” 慢:詆毀。
d.他縣民多破家,濰民獨完。 完:保全。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少受業于聞人夢吉,通《春秋》諸史。
受業:傳授學業
b.則皆大驚,相率斂跡。
斂跡,收斂形跡。
c.邑有淫祠,每祀輒有蛇出戶。
淫祠:無節制地祭祀。
d.大姓易氏保險自守,江陰侯吳良將擊之。
保險:占據險要的地勢。
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14.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吳履“改崇寬大”的一組是 ( )
①履閱獄問故,立釋之,乃白以中。
②今縶者眾,而捕未已,急且有變,奈何?
③履縛巫責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絕。
④履曰:“……不來,誅未晚。”良從之,易氏果至。
⑤請籍其愿為兵者,不愿可勿強。
⑥召履還,濰民皆涕泣奔送。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吳履自幼熟讀史書,曾被聘為浙東郡學正,后轉任南康丞。為了改變南康當地的兇悍習俗,他著力打擊奸人惡事,起到了重要的威懾作用。
b.知縣周以中巡視時受人冒犯,一怒之下拘捕多人,吳履曉以利害,平息他的怒氣,釋放了鄉鄰;又用縛責巫人、丟棄神像的方式斷絕了淫祠。
c.吳履任安化知縣時,安撫大姓易氏,避免了一場反叛,保住了地方的安定;他又鼓勵農事,募兵時只登記招收愿為兵者,消除了百姓的恐慌。
d.吳履任濰州知州后,常以百姓為念。鑒于牛羊容易生病死亡,他改變了以牛羊代秋稅的做法。這種變化使得濰地民眾的財產未受任何損失。
1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1)易氏逃死耳,非反也。
譯文:
(2)良欲籍農故為兵者,民大恐。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