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應用十大技巧
七、高考作文素材應用技法之擴展素材
我們在生活中所記憶的素材,大多是粗線條的、簡單粗糙而缺乏豐滿細節的,在運用時往往要進行擴展。具體的方法不外乎擴充情節和增添細節,使故事有血有肉,并且更有利于表現主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趙樹理偶然聽說在解放區某村的一個民兵小隊長和同村一姑娘自由戀愛,結果雙雙被村里人活活用石頭砸死的愛情悲劇后,放飛想象力,將故事添枝加葉,進行了合理的擴展和改造,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大量事實證明“藝術是靠想象而存在的”(高爾基語)。作文時由一物,一景,一個動人的故事,一絲心緒的牽掛,一個喜悅的預感等,根據話題、主旨,遵循生活的內在規律,引發聯想,或補充引申,或添枝加葉,豐富發展,使平淡無奇的事件變得光彩照人。
XX年高考河北省優秀作文《楚王的懺悔》,擴充的是教材《史記.屈原列傳》中有關楚懷王的一段文本。在教材中楚懷王是個次要人物,司馬遷在寫作時對其所用筆墨較少,人物形象比較單薄。在作文中,考生卻把楚懷王作為主要人物來塑造,為他添加了許多心理描寫:“我內心猶如大海波濤,我腦間猶如長江奔流,一邊是我嬌美的妻子,一邊是終日在耳邊嘮叨的大夫,我心靈的天平開始了長時間的稱量。”“我真是太糊涂了。我為什么要輕信我的‘愛妻’,輕信這個蛇蝎女人;我為什么要放逐我的‘三閭’,放逐這位忠心愛國的賢士!我忘不了朝堂上他拂袖而去的身影,我忘不了他眼角淚珠懸掛處的深情……”在懷王的矛盾思想、心靈懺悔中,點明了“感情親疏不同導致了認知錯誤”的主題,使故事變得更充實、更豐富、更生動。
八、高考作文素材應用技法之舊例翻新
在一些經典名著中,有一些眾所周知的人物和故事,我國也有大量的古代寓言故事。這些材料常常頻繁地出入于高考考生的筆下,成為高考作文素材中的“大眾情人”。這些被人們習用的素材,由于與閱卷教師見面機會太多,就會產生審美疲勞。如果把這些內容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并賦予新意,就能化腐朽為神奇。這種“舊例新用”的方法,又叫做“舊瓶裝新酒”。近年來的高考優秀作文這樣做的很多,例如XX年的《三個和尚新傳》、XX年的《阿q新傳》、XX年的《魏延的控訴》、XX年的《“草船借箭”三解》等。
所謂舊例,就是指舊材料、老材料。不但是指那些古代的、近代的歷時已久的人物和故事,而且是指那些經常出現在一般文章和高考作文之中,長期以來被人們廣泛運用的素材。或是因為眾人皆知,太“熟”太“俗”;或是故事簡單,內容單薄;或是千人一面,彼此雷同;或是缺乏個性,無趣無味。這些素材包括課本(主要是語文課本)中的人物或事例,也包括課外閱讀中的經典作品和大眾讀物,還包括影視中接觸到的人物或事例(如感動中國人物等)。一般而言,這類素材屬于“經典”,但同時屬于習見類,如果運用不好,將很難達到獨特、新鮮的表達效果。高考作文中如果頻頻使用這些舊例,就有可能造成表達上的“似曾相識”和主題上的陳舊感。材料老化,是高考作文中一個普遍弊病。從根本上說,考生應當選取新鮮材料,包括從時間上看是新近發生的事情,從空間上看是身邊發生的事情,這些對于讀者來說都是新鮮的材料。但是,當我們找不到新鮮材料時,對舊有素材進行改造,也不失為一種“避熟就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