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專題復習教案
① 表示感嘆句末尾的停頓。
例如:
一旦扎下根,不怕遭踐踏被蹂躪,還是一回回地爬起來,開出小小花朵來的蒲公英!
歌唱吧,為迎接香港回歸!
② 語氣很重,很強烈的析使句也用嘆號。
例如:
祥林嫂,你放著罷!
③ 語氣強烈的反問句后也用嘆號。
例如: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④ 語氣強烈的獨詞句、非主謂句和帶有強烈感情的感嘆詞,都可用嘆號。
例如:
長途!
飛機!
啊呀!你走錯了。
⑤ 在稱呼語、應答詞和象聲詞后面,以及標語口號的末尾,如果帶有強烈感情,也都用感嘆號。
2. 句中點號
包括逗號、分號、頓號和冒號四種,表示句中的停頓和結構關系。
(1) 逗號(,)
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
① 復句中,分句內部或分句之間,經常用逗號。
例如:
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寂寞的時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② 句子主語(復雜短語作主語)較長,或主語雖短,但需強調時,或主語后帶有語氣詞時,主語后面要用逗號。
例如:
這巨大的打擊和難言的悲痛,幾乎把吳吉昌擊倒了。
他,就是我們班主任劉老師。
你啊,真不爭氣。
③ 句子謂語是主謂短語,主語話面有時要停頓,就用逗號。
例如:
這洋八股,魯迅早就反對過的。
④ 句子賓語較長時,前面用逗號。
例如:
我記得,她那時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姑娘。
⑤ 狀語在句首,狀語之后用逗號。
例如:
眨眼間,崗尖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經準備好!
⑥ 用在倒裝句子成分之間。
例如:
出來吧,你們!(主謂倒裝)
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菇奮郁郁的。(定語后置)
我們的祖國正高速度地向前躍進,沿著勝利的道路。(狀語后置)
⑦ 用在并列詞組之間。
例如:
桐木嶺,黃洋界,朱砂沖,八面山及雙馬石,是井岡山五大哨口。
鉛筆,橡皮,電子計算器,各式圓規,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據了半張辦公桌。(因并列的各個成分有的較長,停頓大)
水稻、小麥、棉花,化肥、石油、煤炭,這些都是國家統購統銷的物資。(因各項之間有不同的層次分別,逗號用來區分不同的并列層次,頓號用來表示同一層次中各個成分的并列)
⑧ 用在關聯詞之后。
例如:
他現在還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經有相當大的進步了。
⑨ 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號把他們和別的成分隔開。
例如:
老李,我們的班長,昨天進京受獎去了。.......(同位詞)
什么樣的階級,更確切地說,站在什么樣的階級立場上,就有什么樣的理想。(插入語)
(2)分號。
① 表示復句內部并列分句間的停頓。
例如:
這種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
② 有時在非并列關系的多重復句內也用分號。
例如:
我國年滿十八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轉折關系)
這個句子如果改用逗號便不易分辨前后兩層意思,如果改用句號,又會把前后連貫的意思割斷,所以用分號。
例如:
早就正告我,"先生還是寫一點罷;劉和珍生前就很愛看先生的文章。"(用在因果關系句中表示兩層意思)
使用分號應注意的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