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形
現代漢語由于只有一千多個音節,因此存在著大量的同音字和音近字。所謂同音字,就是指字形.字義不同,而字音相同的字。例如,非.飛.菲.緋.妃.斐.扉.霏,這些字的讀音完全相同,但字形不同,意義不同,因而不能相互替代。所謂音近字,就是指字的讀音相近,像有些字的聲母.韻母相同,僅僅是聲調不同,例如:古.故.谷.姑.雇.辜.蠱等。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有人因音同或音近寫成別字。如把“濫竽充數”的“竽”寫成“芋”,把“陰謀詭計”中的“詭”寫成“鬼”,把“仗義執言”的“執”寫成“直”。寫錯的原因有兩點:
(一).沒有弄清字(詞)的含義而張冠李戴。如區分不開“截止.截至”的含義而隨便寫,把“一張一弛”中的“弛”寫成“馳”,把“針砭”的“砭”寫成“貶”,有些同學甚至“斜.邪”不分,“采.彩”不辨,“疊.迭”誤用……
(二).由于誤記而誤寫,以至于生造詞語。例如:把“一籌莫展”寫成“一愁莫展”,把“漸入佳境”寫成“漸入加境”……
同音近音字是高考考查的一個重點,要正確區別它們,就要從漢字的三要素音.形.義入手,整體把握。糾正音同音近的錯別字主要靠以義辨形的方法。許多音同音近的字,形體也很相近,它們都有共同的聲旁,而區別只在形旁。所以只要抓住形旁,結合字義,加以記憶,就不會寫錯。例如:“燥”和“躁”,前者從“火”,有“干”的意思,常組成“干燥.燥熱”等詞;而“躁”字從“足”,有“急”的意思,常組成“急躁.煩躁”等詞。再如“墨守成規”了解了它的出處,知道成語字面含義是墨子守著現成的規則,就不可能將它寫成“墨守陳規”了;同樣,對“班門弄斧”,知道是指“魯班門前耍大斧”,就不會把“班”寫成“搬”了。
二.形近字——學會以音辨形
形近字是指形體相似而意思不同的字。如“倉—侖.瞼—臉.瞠—膛……”這些字非常相似,如果不仔細辨認,書寫時又不認真,就很容易寫成錯別字
形近字的誤寫分成兩種情況:
(一).因單純形似而造成誤寫。例如:“徒”與“徙”.“盲”與“肓”.“肆”與“肄”.“灸”與“炙”。
(二).因偏旁相似而造成誤寫。例如:“扛”與“杠”.“析”與“折”.“阻”與“狙”.“滔”與“諂”。w.w.w.k.s.5.u.c.o.m
要掌握形近字,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以音辨形。例如:翔(xiáng,盤旋地飛)實,自詡(xǔ,夸耀)。這樣熟記字音,辨別字形,就不會寫錯.用錯。
(二).了解漢字的結構特點,熟記形近字。有些形近字是聲旁相同,形旁不同,要辨析不同形旁的意義。例如:“狐.孤.弧”這幾個字的聲旁相同。但“狐”的形旁是“犬”,用“犬”作聲旁的字,原義多與獸類有聯系。“孤”的形旁是“子”,用“子”作形旁的字,原義多與小孩有聯系,“孤”古代指死去父親的孩子。“弧”的形旁是“弓”,用“弓”作形旁的字,原義一般與弓箭有聯系;“弧”的原義是木弓,引申作圓周的一段講。
三.同音多義字——根據語境辨形
例如:“化妝”意為用脂粉等使容貌美麗;“化裝”①假扮;②演員為了適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飾容貌。“他倆為了迷惑敵人,化裝成夫妻”一句,就不能用“化妝”,因為在這個語境中,“化裝”有“假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