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表達技巧、內容、感情復習導學案
XX屆高三語文專題復習選練:專題表達技巧、內容、感情:第十三課時導學案.具體問題闡釋與練習
26、什么是鋪墊?請舉例說明。
鋪墊指的是為主要人物的出場、性格的展示,為主要事件的發(fā)生、高潮、結局創(chuàng)造條件而著重對某一內容進行描述和渲染的技法。
鋪墊的特征是,它首先是描述和渲染,其次,這些描述和渲染是在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或所抒情感到來之前進行的,其目的是使后來情節(jié)展開有一個較好的基礎,或者使文章的表現得以擴展。
例如XX年四川卷詩歌鑒賞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1)請談談這首詩前兩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達效果。
(2)這首詩豐富的感情蘊涵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結合全詩,對此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1)“入”字表現出河的生氣,“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這首詩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闊壯麗,飽含熱愛之情,并為進一步抒情做了鋪墊;第三句“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宣泄無遺;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失地的企盼,一個“又”字則曲折地表達出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沒有收復失地的失望與埋怨。
——其中第二題對詩歌前兩句的景物描寫作用就是從為進一步抒情作鋪墊的角度作答。
【練一練64】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曉上空泠峽① 王罔運②
獵獵南風拂驛亭,五更牽纜上空泠。
慣行不解愁風水,瀑布灘雷只臥聽。
[注]①空泠峽:在湖北宜昌市東南長江上。②王罔運(1832—1916),近代著名詩人。他早年懷有遠大的敢治抱負,然而屢遭控訴,于是絕意仕進,歸而授徒。
(1)本詩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
(2)狄葆賢《平等閣詩話》認為此詩“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氣隘下言表”。請結合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什么是抑揚?抑揚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抑揚,原指音調有節(jié)奏地高低起伏,后指一種文章技法。它指的是在褒或貶某一人物或某一事物時,為使人信服,預先防止別人的反駁,常對要褒的先寫其不足,對要貶的先寫其長處。
(一) 欲揚先抑,也稱為“抑揚法”。
XX年山東高考詩歌鑒賞題儲光羲的《詠山泉》:“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前兩聯形成了先抑后揚(欲揚先抑)的關系。首聯寫山泉的平凡無名,為抑;頷聯凸現泉流山中的奇觀,為揚。如此描寫也為最后兩句稱贊山泉做了鋪墊。
(二) 欲抑先揚,又稱為“揚抑法”。
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首詩采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