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現代文大閱讀鑒賞技巧
(二)作用剖析型
有關表現手法作用。答題模式:手法+效果+情感態度
問:第四、五自然段,作者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寫“爐火”?請簡要賞析。(5分)
答案:運用了對比、擬人、比喻手法。通過冷暖對比突出了爐火帶給人的溫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氣我是摸透了”、爐火像“明眸”等擬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動(效果)地傳達出作者對爐火的喜愛之情,表現出爐火對作者的特殊義。(情感態度)
問:17.請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兩方面對文章畫線段落加以賞析。(6分)
答:作者運用擬人、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修辭手法),從形、聲、色等角度描寫了秋光里的“黃金樹”在告別儀式上端莊的表情,高雅的姿勢,輝煌燦爛的景象,(修辭效果+語句內容)表達了作者對秋光里的“黃金樹”由衷的贊美,(作者情感)
方法:手法+效果+情感
提問方式: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題模式:1. 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2. 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
3. 文末: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
答題示例:我怕我父親,他打我是真打。看著他瞪圓了眼,一步一步逼近,還不敢躲,繃緊了肌肉等著,于是一巴掌扇過來,于是腦袋嗡的一聲……(節選自韓羽《父子之間的怯意》)
問:請簡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為下文寫父親對“我”的愛作反襯;(2)為文末寫父親對“我”的怯意作鋪墊;(3)照應了“父子之間的怯意”這個題目。
問:17.“寫風景,是和個人氣質有關的”,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上承上啟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對上文不同文人所寫泰山的歸結;另一方面它開啟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認為寫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進而轉入對泰山封禪的敘寫。(闡述內容)
(三)歸納內容型
提問方式:請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內容要點。
答題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劃分本段的層次,第二步提取要點詞語,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題示例:母親愛花,我也跟著愛起花來。家住在石門鄉間,前后有兩個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種了不少雜七雜八的植物,按著季節,也會開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時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來淡淡的清香,覺得自己好像也安靜古雅了起來。夏天的傍晚,茉莉會不停地開,摘下兩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記憶都會隨著它的香氣出現在我眼前。我想,我愛的也許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時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著我珍惜的記憶。(節選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問:本段寫我愛花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三點,請概括寫出。
分析:四句話中很顯然前兩句各是一層,后兩句是一層。再提取每層的要點詞“母親的愛花”“安靜古雅”“珍惜的記憶”,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親的愛花的影響 (2)花讓自己變得安靜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記憶。
(四)鑒賞人物型
提問方式:請簡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題模式:按總分(分總)來回答。先用一句話從整體上對該人物作出一個定性分析,然后再從幾個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從幾個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話作定性式的總括。 問:文中的“女主人”是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用一句話加以概括,并舉一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