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高考古詩鑒賞題有妙招
⑵(4分)
①侯詞的“夕陽紅”象征個人的時來運轉,大器晚成。
②《三國演義》開篇詞的“夕陽紅”象征歷史的滄桑變化。
【湖南卷】
1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5分)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龍標野宴
李 白 王昌齡
揚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龍標:古地名,今屬湖南黔陽。
兩首詩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詩中的含義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15.李白詩中的“愁”是懷人之愁;作者以“愁”襯托自己不以遠謫為念,寄情山水的曠達之情。
【解析】李白在漫游和飄泊中度過一生,任俠尚義,交游天下,是極重道義和感情的人。素稱“詩家天子”的王昌齡是李白的摯友,他性情豪爽,不畏權貴,屢遭貶謫,而不屈己志。約于天寶八年,王昌齡被貶到偏遠瘴癘之地夜郎,李白聞訊后同情關注之情難以抑制,于是寫下了這首一往情深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的首句以寫景起興。楊花落盡,萬卉消歇,暮春時節那種寥落迷茫的景象,已經足以撩起人的愁思了,而陣陣傳來的杜宇的悲啼更使人產生一種空曠孤寂的情緒。是什么事情引起詩人的感傷呢?接下去便用敘事之筆點明,“聞道龍標過五溪”,是因為詩人聽到了好友遠謫的惡訊。在這里,詩人并沒有赤裸裸地傾吐自己的感情,也沒有將自己對友人那種純真的友情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交融在一起,景語中蘊含著濃郁的情味。所謂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心與物融,情與景合。這首詩就達到了情景相融,妙合無垠的境界。
李白以浪漫主義的豐富想象,通過明凈的語言,把他那種真摯的友情、焦急的關切等等予以高度的概括。“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澄碧的藍天,月亮是那樣皎潔無暇,明凈幽美,不正象征著詩人的真摯友情嗎?詩人之“愁”是懷人之愁。而用一“直”字,更寫出了詩人那種要急切前往撫慰友人的深婉情致。結句頗為奇特,不僅想象超人,而且寫得極為開闊,余意不盡,無形中使人陶醉在詩意盎然的境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