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二教案 文言文閱讀(史傳體)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
“三歲貫汝,莫我肯顧。”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齊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彼且奚適也? 《逍遙游》〈莊子〉
沛公安在? 《鴻門宴》〈史記〉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傳》李朝威
3、介詞賓語提前:
微斯人吾誰與歸?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異? 《齊桓晉文之事》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陳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遙游》〈莊子〉
介詞賓語前置,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
例如:“東鄉坐。”
4、特殊結構: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么罪過?)
惟命是聽 (成語)
惟利是圖 (成語)
惟馬首是瞻 《馮婉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韓愈
惟你是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 定語后置
在古漢語中將定語移置在中心詞之后的現象。定語后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1)、中心詞+定語+者 中心詞+之+定語+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