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銜接的十六項基本原則
所謂頂真,即用上一句的賓語或末尾的詞語作為下一句的開頭。例如:忽然遠方出現了一片白茫茫的水, 地氣中船隊似的那一片是一些低矮的建筑。(①一排緊挨一排的小紅船浮在水面;②水面上是一排緊挨一排的小紅船;③那不是水,而是縹緲的地氣 ④這不是水,而是縹緲的地氣。)根據前語境的“水”字,用頂真法選出②句;再根據后語境的“地氣”,及這兒是“天邊的水”,因此該用遠指,選出③句,所以這一句的答案為②③。
5.注意語境中暗示的順序及有關信息。 (一一對應的原則)
例1:二廠和三廠各有所長:
a.二廠上領子的技術比三廠強,三廠上袖子的技術比二廠強。
b.三廠上領子的技術沒有二廠強,二廠上袖子的技術沒有三廠強。
在這個例子中,語境給我們暗示了“二廠和三廠”的答題順序,及應該陳述各自的長處。根據這兩點選出答案為a項。
例2:人們常用“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兩句詩來形容(a.人們各有所長 b.人們各有所短)因為前語境中“遜”和“輸”都是說“梅”和“雪”的短處,據此選出答案為b項。
6.為使銜接緊密,用上一句的賓語作為下一句的主語。 (首尾呼應的原則 )
進得武侯祠大門, 體現了中國幾千年封建制度君尊臣卑的思想。
①堪稱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的“三絕碑”首先撲入我們眼中,
②首先撲入我們眼中的是堪稱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的“三絕碑”
③它以裴度撰文、柳公權書法、諸葛亮業績冠絕于世。
④裴度撰文、柳公權書法、諸葛亮業績使它冠絕于世。
⑤在祠中筑建得最高的是劉備廟。
⑥劉備廟卻在祠中筑建得最高。
析:①②句中選出②句,然后以“三絕碑”作為陳述主體選出③,后語中的“體現”的主語應該是“劉備廟卻在祠中筑建得最高”,而不是“劉備廟”,因為上句是說“諸葛亮”業績冠絕于世,但“劉備廟卻在祠中筑建得最高”,因此選出⑥句,答案為②③⑥。
7.為使銜接緊密,讓下一句的賓語或句末部分與上一句的末尾部分所說內容相同或相關。
例如:唐人街上有許多中國飯店, (首尾相近的原則 )
a.“大上海飯店”、“淮揚酒家”、“四川火鍋”的招牌在夜色中閃爍。
b.在紐約的夜色中我們到處可以看到“大上海飯店”、“淮揚酒家”、“四川火鍋”的牌子。
因為上一句的末尾是“中國飯店”,因此我們將敘述這一內容的句子選出a作為答案。
8.將要強調的部分放在后句。( 強調置后的原則)
因為一般的復句都是強調后句,因此,我們因根據語境,把作者強調的部分放在后句。例如:
奶奶年輕時天資聰明,心靈手巧,不僅(a.能讀書寫字,而且做得一手好女紅。
b.做得一手好女紅,而且能讀書寫字),很被村里人看重。
在這個例子中,內容并無大的區別,但奶奶受到村里人的敬重不是因為一手好女紅(這是封建社會女子的必備技能),而是因為能讀書寫字(這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是稀罕的)。因此答案為b。
再例如:a.雖然你的英語比我好,但我的數學比你強。b.雖然我的數學比你好,但你的英語比我強。在這兩個選項中,a項強調自己的長處,別人聽了當然不舒服,而b項把強調別人的長處的內容放在后句,表達得較為得體。
9.使選項的意境、氛圍與語境所表達的情調吻合。 (情景和諧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