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買水教學案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寓言的文體特點。了解文中的典故“莊周夢蝶”“濠梁觀魚”“倉頡造字”“涸轍之鮒”及《秋水》等。
2.領悟這篇寓言式雜文所蘊含的道理。
能力目標
1.理清文章的思路,復述課文,體會作者巧妙、合理的想象。
2.理解課文的寓意,把握課文形象說理的特點。
3.品讀課文,感受寓言式雜文調侃的筆調、詼諧的語言、借樹開花的寫法、古老的神話色彩。
德育目標
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培養健全人格。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形象說理的特點,理解課文的寓意,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教學難點
1.理解結尾甘霖欲降、莊周擊桶而歌的深意。
2.品讀賞析課文,對文章進行美點尋蹤。
●教學方法
1.朗讀法。通過跟錄音仿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法感知寓言的故事情節。
2.復述法。
3.討論點撥法。本文構思新巧且富有趣味,教師宜在學生反復朗讀、互動探究的基礎上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
4.品讀鑒賞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復述課文。整體把握文意;合作研討,探究本文的寓意,理解課文的主旨;品讀鑒賞,體會寓言式雜文的美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當代寓言故事《莊周買水》。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跟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選幾位同學解釋文中的典故。
2.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力求形象生動。
敘述人應讀出調侃的語調,東海、河伯、濠梁三處的辦事員由一人充當,應讀出世故、自得的情態,莊周的話應讀出無奈、困惑的語意。
三、復述故事情節,整體把握文意
1.小組推薦兩位同學復述故事,其余學生評點。
2.教師出示全文情節簡圖,幫助學生整體把握文意。
圖示:
四、合作研討,深層探究,理解寓意
1.提問:寓言詩人拉•封丹認為讀寓言,要從“身體”讀出“靈魂”,即從所述故事讀出道理,請大家談談,這篇寓言式雜文有什么寓意?
學生前后座四人組成學習小組。共同討論研究,要求人人發言。小組組長負責記錄發言情況。教師巡視各組,參與學生討論。
2.各小組組長代表本組發言,全班交流。
成果展示:
第一小組:這則寓言鞭撻社會上亂漲價亂收費的不正之風。文章中:水在東海每噸1元;到河伯處每噸10元,另加2的好處費;到濠梁每噸50元,九折優惠;最終一噸水變成47元,這分明是“生財有道”的不正之風,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坑害百姓。
第二小組:這則寓言諷刺社會上商業部門受利益驅動而投機取巧、坑害人民利益的不正當行為。莊周到東海買水的戲劇性情節讓人哭笑不得。到東海買水,幾經周折(從東海到河伯處到濠梁),最后又回到東海。不變的是東海水,變了的是水的價格還有身心勞累的莊周。河伯處和濠梁處巧取豪奪,讓莊周勞心竭力又破財。
第三小組:這則寓言諷刺了社會各部門的趨利傾向。莊周嘔心瀝血創作的《南華經》因征訂數只有3本而被出版社恭恭敬敬退回,這是出版社受利益驅動做出的選擇;河伯買水,囤積居奇,轉手倒賣提貨單,水價暴漲,還是為了利;東海波臣苦于干渴,瀕臨死亡,是利益驅動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