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何讓孩子們積極地生活
接下來的周末,大人和孩子分組討論,他們談論孩子們第二年的生活計劃和目標。這些目標在全組最后的會議上通過一種儀式進行了宣讀。一個男孩想回到學校,完成他的高中畢業考試,一個想找一份工作,一個要戒毒,好幾個要改正他們以前所犯的錯誤,一個想找一個女友,還有一個則“要和媽媽共同解決自己的問題”。
大人們為每一個男孩提供了幫助。有個大人要開車送一個男孩到墨爾本向他的祖母道歉,因為男孩曾經偷過她的錢。這群人最后達成一致,一年后重新聚會,確認他們各自所照顧的幾個男孩是不是已經實現了目標。
親子教育,當船靠岸,將他們一一送回家的時候,星星已經在他們頭頂的天幕中升起,他們以后又要繼續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了。自從《男人的品格》一書出版后,成百上千的人問我如何幫助男孩變成男人。一些文化現在還保留著莊嚴的成人儀式。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文化傳統和傳說并沒有喪失殆盡,其價值是巨大的。雖然澳大利亞社會的有些方面目前正在分化,但是這里匯聚了來自各種不同文化的點點滴滴。我們只需開拓自己的道路。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不斷地努力。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常言說的好“授人之魚不如授人之漁”,相信家長們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要將其真正的運用在現實的活之中,卻又常常會被家長們所忽視,但愿此篇文章能夠能父母們提供一個很好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