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思路點撥篇
年份
分值
章節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客觀題(題量)
主觀題(題量)
小計
(分數)
客觀題(題量)
主觀題(題量)
小計(分數)
客觀題(題量)
主觀題(題量)
小計(分數)
第一章
1
1
4
4
3
3
第二章
11
17
10
1
17
8
1
16
第三章
15
4
42
13
2
31
13
2
28
第四章
2
3
1
1
6
8
9
第五章
6
1
13
7
11
7
1
19
第六章
4
5
7
1
16
5
1
13
第七章
6
1
19
3
1
15
1
1
12
合計
45
6
100
45
6
100
45
6
100
從上表可以看出:
1.體現全面考核要求
《初級會計實務》的考試大綱和指定考試用書既是考生復習的范圍,也是考試命題的基本依據。從這些年考試的試題來看,基本上沒有超出考試大綱和考試用書范圍的試題。因此,考生應當全面掌握考試用書的基本內容。試題主要突出了對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基本理論運用的精神,并對此進行全面考核。比如,第二章會計核算基礎,該章有九節內容,主要內容是會計學原理基礎知識,內容比較多且繁雜。比如2005年多項選擇題目,企業實施電算化會計,在會計軟件初始化前,應做好的基礎工作有哪些。這種考題往往被考生忽略。因此指定教材闡述了大量的基本問題,從教材第一頁到最后一頁,每個部分都有可能考到。試題的覆蓋面是很廣的,而且有的試題考核的知識點還不止一個,如一個多項選擇題,最多可以考核四個知識點,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考核的知識點更多。考生只有充分準備,在考試時才能游刃有余,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
2.體現重點突出要求
會計實務科目近三年考試題目的重點主要涉及幾個章節的內容,體現了重點突出的原則。例如第三章資產,短期投資、存貨、固定資產的核算;第四章負債,應交稅金的核算;第五章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的核算;第六章收入、費用和利潤;第七章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這些內容的考試題目幾乎每年都會涉及到,而且所占的分數較高,基本上是在綜合題或者計算分析題中出現,因此重點也是比較突出的。
3.體現及時更新知識的要求
最近幾年新會計法規、制度等不斷頒布和實施,試題緊密地結合現行會計制度以及新頒布的具體會計準則中的有關規定,通過考試檢查考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識、新內容,以盡快完成知識的更新。
4.試題側重于實務操作,兼顧基本理論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主要考核考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對理論要求不是很深,只要考生掌握會計的基本的原理和概念即可。一般來說,運用這些會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結合會計賬務處理的內容主要在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判斷題等客觀性試題中出現,重點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這些概念與原理。例如,第一章總論,主要介紹了會計六要素等內容,而這部分內容往往和后面各章內容結合在一起出的客觀性試題較多。實務操作技能的考查主要在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中體現,單項選擇試題也可以考查考生的實務操作技能。例如,收入確認計算和賬務處理等問題,實務性很強,不僅要求計算,而且要求編制會計分錄,甚至還要求編制會計報表,從2003年到2005年連續三年都在綜合題或計算分析題中出現。
5.試題雖然綜合性不是很強,但是計算編制會計分錄的工作量相對較大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主要側重于考查考生對會計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理解、運用的能力,考查考生利用會計基本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級會計實務》科目內容前后各章節關聯度較高,同時由于在會計實務上,會計核算的內容涉及到各方面,因此在試題中往往將不同章節的內容串聯起來,具有一定的綜合性,但是綜合性也并不是很強,只是計算編制會計分錄的工作量相對較大。例如第六章收入、費用和利潤與第七章會計報表內容相結合,不僅可以考察考生對收入確認的問題,而且還可以結合計提壞賬準備、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期間費用等有關章節內容,要求考生編制會計分錄和會計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