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教師節表彰大會講話稿
老師們,同志們,同學們:
桃李香滿園,金秋慶佳節。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共同慶祝全國第三十個教師節。在這個喜慶的日子里,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在教學、科研、管理及后勤服務戰線的廣大教職工和取得突出成績獲得表彰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向離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你們辛苦了!
回顧過去一年,全校師生員工眾志成城,開拓創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顯著成果,信息感知技術協同中心通過專家綜合咨詢,學校黨委被省高教工委授予“先進基層黨委”稱號,學校成功召開第五屆教代會,順利舉行本科教育質量提升工作大會,榮獲三項國家教學成果獎,多項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華山學者計劃”全面實施,科研實力不斷增強,學科專業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我們取得的所有成績,是全體西電人努力拼搏的成果。在此,對大家為學校改革發展作出的辛勤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今年五四青年節座談會講話中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教師,既是學問之師,又是品行之師。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修德以自立,樹德以育人,崇德以興國”。早在西周時期就有“弟子事師,敬同于父”的說法。《禮記》也有云:“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教師受到尊敬,學問才能受尊敬,學問受尊敬,才能使人重視學習。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尊師重教,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借此機會,我謹談四點認識,與大家共勉:
一、秉持師德師風,作品行之師
涂爾干在《教育與社會》中指出:教育在本質上是一種權威,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較高的道德能力,是代表道德的權威,是社會道德和社會文化的促進者。近些年,高校學術腐敗、違規招生等事件引發了極為不良的影響。個別高校爆出的丑聞事件折射出的師德敗壞、師風不存,個別教師政治信仰迷茫、職業道德淡化、言行失范等現象,令人痛心。如何樹立高校教師的德行風范?如何堅守國家和社會對高等教育的信心和支持?在開學初的學校工作會上,我提出了一個思考;請學校干部向班子“看齊”,在黨政聯席會上也得到了班子的肯定。“看齊”什么呢?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主要是班子成員要以良好的黨性原則和人性修養率先垂范,做好表率,要將班子成員的活動、思想、作風、工作置于廣大干部群眾的監督之下,同時班子成員還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廣大教職員工能否表態讓學生向自己看齊呢?有一句歌詞唱道:“讀你的感覺像春天”,人生就是一本書,要耐得讀,學生既要從我們教師這里獲取知識,同時也在讀我們每個教師這本無字書。好的人生就應是一首動聽的歌、一副絢麗的畫卷、一處優美的風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教師,要加強自身德行修養,君子得由君子來培養,君子可能也會培養出小人,但小人絕不可能培養出君子。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具有良好師德風范、人格魅力和學術品格的教師,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甚至使學生受益終生。
教師的道德修養直接決定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教師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本身就是一門隱性課程。我們的教師對自身的道德、人格要有高要求,做道德的表率。要適應新形勢需要,在教育行風熱點問題上保持高度的警惕。課堂講授有紀律,要堅決杜絕有損國家利益和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將師德作為教師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等高層次人才評選的重要依據。《呂氏春秋》中講“義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于教。”教師的大義就是育人,胸中懷有大義,以德育人,以德塑人,才能真正作到利人。反之,非但不能利人,反而會害人。教師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學生的良師益友,“誠是試金石,信是金鑰匙”,以誠信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敬,言傳身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每個人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學校各項工作要以人為本,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今年教師節在北京師范大學的講話精神,“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滿腔熱情關心教師,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維護教師權益,充分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支持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