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校園暴力安全講座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參加校園暴力安全講座的心得體會 篇1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好,現在有很多的家長都特別溺愛自己的孩子,使這些孩子變得自私自利。正因為如此,校園的暴力事件也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講述一件我在網絡上看到的事件!
在去年,鳳城中學發生了校園暴力事件。兩名女學生因發生口角,其中以為女學生懷恨在心,便讓校外人員去毆打另一位女學生,使這位女學生耳膜穿孔。當我看完這段視頻后,我感受到了校園暴力事件的危險所在,快點也感受到人不能因為一時沖動而暴力相向而應用而應靜下心來,考慮后果,再做出決定!
正因這個事請,學校還特地組織了講座,增強我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這場講座讓我體會到在遇到暴力事件時不能害怕那些壞學生的威脅恐嚇,而應勇敢的告訴家長或老師,這才能保護自己,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
為了創造一個安全、美好的環境,我在只發出倡議:希望大家大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讓我們的生活能夠更加美好!
參加校園暴力安全講座的心得體會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校園暴力的危害
2.、能力目標:掌握校園暴力的應對方法
3、情感目標:認識維護校園安全的必要性,增強自我保護,共建和諧校園意識
教學重點:校園暴力的種類及危害。
教學難點:如何掌握應對校園暴力的方法。
學情分析:初中八年級學生的年齡大約在14周歲左右,自我防范意識和辨別是非能力比較差,身心發展還不成熟,難以正確認識和應對校園暴力。
教具:多媒體
參考教材:海燕版《安全教育》《中小學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親愛的同學們,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和家長的心愿。但近年來,打架斗毆傷害同學時有發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展示九組校園暴力圖片,讓學生思考什么是校園暴力
二、什么是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指在學校及其附近發生的,目標直接或間接指向學校教師或學生,以暴力方式攻擊,并造成教師或學生在身體、心里、財產等方面一切侵害行為。
三、校園暴力的種類和形式
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學生活動)
你身邊有這樣的事發生么?你遇到過那些形式的校園暴力呢?
教師展示:(常見的校園暴力形式)
(1)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粗言穢語、喝罵嘲笑受害者。
(2)對受害者的身體進行攻擊。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
(3)損壞受害者的個人財產。如:教科書、衣裳等
(4)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生。
(5)傳播關于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畫侮辱畫。
(6)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
(7)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8)中傷、譏諷受害者的體貌、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結黨:孤立、排擠受害者。
(10)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
展示6個案例
案例一:以多欺少、以大欺小
案例二:以暴制暴
案例三:勒索財物,不給就拳打腳踢、威逼利誘
案例四:因為一些小事就大打出手,惡意傷害他人身體。
案例五:老師教育方式不當或因體罰學生,引發師生之間的暴力傷害等等。
案例六:所謂“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長短。
教師總結“校園暴力的種類和形式”
教師總結:
(一)校園暴力種類:
1、校外不法勢力對在校學生實施暴力。
2、學生之間相互實施暴力。
3、師生之間實施暴力。
(二)校園暴力形式:
1、語言暴力。2、力量暴力。3、心里暴力
四、校園暴力的危害
教師提問校園暴力的危害有哪些?學生分組討論,分組回答。
教師點撥得結論:
1、影響身心健康,導致不健全人格。
2、形成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
3、使流氓習氣蔓延。
4、易引發治安事件。
5、擾亂正常教學秩序。
教師:不論是施暴主體還是受暴主體都會影響學業及健康成長,并且會影響我們整個校園環境,應堅決抵制。
五、應該如何應對校園暴力
學生相互講一講遇到校園暴力你會怎么做,
教師提問后總結:
首先、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健康成長,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地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國務院總理對近期校園暴力頻發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
其次、法律對校園暴力的懲處
第三、在校學生如何應對校園暴力?
1、做“沉默的羔羊”不可取。
2、善于智斗不魯莽。
3、不以暴制暴。
4、不做袖手旁觀者。
5、上學、放學結伴而行
我們一定要記。寒斪约旱陌踩艿酵{時不輕言放棄,當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幫助時,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盡自己所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學生活動(把手放到心口宣誓)
我承諾:
我以我個人名義宣誓:我要做一個遵守學校校規,用自信規范自身的行為,品質優良、積極向上的中學生,我要遠離校園暴力,請相信,我們能行,請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到!
六、課堂總結
1、同學們小結:
通過這節課,你懂得了什么是校園暴力么?你是否掌握應對校園暴力的方法。
2、教師小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懂得了什么是校園暴力?認識到了校園暴力的危害,掌握了應對校園暴力的方法。讓我們遠離校園暴力,參與構建和諧校園,在令人向往的金色校園里茁壯成長。’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做到。
參加校園暴力安全講座的心得體會 篇3
當然,再怎么說,在學校里發生的事情,即使是學生自己造成的,學校也脫不了干系。那么,如何搞好學校的安全工作呢?我以為,學校安全,重在管理;安全管理,重在教育;安全教育,重在防范。而做好學生的安全防范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加強養成教育,使學生遠離安全事故。
學生是未成年人,身心發育都不成熟,缺乏對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危險因素的預見能力。對他們加強養成教育,不僅能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而且能使他們遠離安全事故。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好習慣能使人受益終生。同理,好習慣能使人遠離安全事故。
二、重視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在法制社會里,做一個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一方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個人工作、學習、生活的需要。這就學校應嚴格依照法律法規,依法治教,依法辦學,應高度重視學生的法制教育,加強學生對《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條理》、《道路交通管理條理》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做好與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有關的教育、指導,培養學生學會用法律規范自己行為的本領,從而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心理特別脆弱的學生僅僅只是受到教師的正常批評或是同學的排斥,結果做出讓個人、家長、教師和學校都痛心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過低造成的。如何避免這些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學校應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四、落實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使學生遠離危險,健康成長。
學生的安全防范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家庭、社會多方面的緊密配合。學校應通過召開家長會、家訪等形式進行家校聯系,共同研究對學生安全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應辦好家長學校,通過專題講座、討論交流等形式,對家長進行培訓,落實家庭教育在學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同時,學校還應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力度,積極倡導全社會都來關心學生的安全,保護學生的健康成長,抓好校園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為學校的安全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總之,學生安全是學校工作的頭等大事,學校安全事關千家萬戶,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順利進行,容不得我們一絲一毫馬虎和懈怠。每個校長應親自掛帥,擔任學校安全第一責任人,應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齊抓共管,形成了"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的良好風氣,把一切安全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