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節日晷對一天和一年的科學劃分
以一天和“歲實”(回歸年)相比,一天里的子夜0時正,跟一年里的冬至相當,6時(卯時正),跟春分相當,12時(午時正)跟夏至相當,18時(酉時正)跟秋分相當,如以“四立”劃季,會將“歲實”(回歸年)劃得支離破碎,故屬下策。
筆者的永久歷年首有兩個備選方案:(1)維持元旦現狀不變,依序數稱為第一至第四季度,可搏得全球多數學者和政府的支持,可謂上策;(2)改冬至(格里歷12月22日)為元旦,改歷當年僅撕去日歷10天,用關鍵性的“二至、二分”(“春分、秋分”陽光垂直于赤道,“冬至”陽光垂直于南回歸線,“夏至”陽光垂直于北回歸線)劃分四季,標志分明,既可依序數稱四季,也可與歐美國家接軌,稱“冬、春、夏、秋季”,在農閑的冬季過年,不誤農時,從各種傳媒常用的某季賽、季后賽、夏季攻勢等等不難看出,歐美的季名日漸為全球體育界、衛生界、軍事界、傳媒界等認可,為了團結爭取世界大多數國家與政府對歷法改革的理解和支持,減少阻力,有必要與處于多數的歐美各國接軌,這種策略和手段上的讓步,有理、有利、有節,是退一步,進兩步。
四川省仁壽縣科協華夏歷法研究會周書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