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建工作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企業是社會的重要細胞,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只有通過企業的和諧穩定發展,才能不斷創造更為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才能逐步提高,社會才能最終走向共同富裕,和諧社會才能得以實現。今年“兩會”期間,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要把開展和諧企業創建活動作為打造“和諧寧波”和第二輪“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加以全面推進,并決定把慈溪作為首個試點地區。前不久,建岳同志邀我一起來慈溪考察和諧企業創建工作,聽取了嘉祥等同志有關創建工作前期準備情況及實施意見的匯報,總的感覺是,慈溪的同志工作很有效率,也很扎實,非常富有開拓性和創新性。今天,很高興再次來到慈溪參加這次動員大會。剛才嘉祥同志對和諧企業創建工作進行了全面動員和具體部署,政府、企業和職工三個層面的代表先后作了很好的表態發言,慈溪市商會的同志還宣讀了倡議書,充分體現了慈溪市委、市政府對創建工作的堅定決心和信心,以及全市上下齊心、氣順、干勁足的良好精神風貌。下面我講四點意見,供慈溪的同志們參考。
一、充分認識開展和諧企業創建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慈溪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和諧企業創建活動,這一決策,無論對企業自身發展,還是對慈溪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都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可以說是形勢所迫、政府所求、社會所盼、企業所需。
首先從宏觀層面講,這是構建和諧效益新慈溪的現實要求。慈溪是寧波的經濟重鎮,也是民營經濟最活躍、最發達的地區,在去年底公布的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和綜合實力排名中,分別列第5位和第14位。3.5萬余家工業企業,幾乎占寧波全部工業企業總數的40%,如此龐大的企業群,相信這是全國任何一個縣域經濟都無可比擬的。但是我們在自豪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現有產業自身存在的結構性、素質性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現在的慈溪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這也是寧波市委、市政府選擇慈溪作為和諧企業創建活動試點的主要考慮之一。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廣大慈溪企業來說,理應主動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效益和諧新慈溪的號召,自覺承擔起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將構建和諧企業的任務落到實處,為建設效益和諧新慈溪奠定重要的基石。
另外,從微觀層面講,這是慈溪廣大企業自身健康發展的現實要求。何謂和諧企業?簡單而言,就是指企業構成中的各個部分和要素,要處于一種相互協調的平衡發展狀態,其核心是通過促進企業內外和諧,達到企業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實現企業可持續協調發展。一個企業只有具有了和諧力,才能培養出對企業忠誠的客戶,提高企業品牌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只有具有了和諧力,才能消除企業與各級供應商以及銷售商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達到整個產業鏈的共同發展;只有具有了和諧力,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內部績效優化。商海起伏、大浪淘沙,有多少企業在名聲大噪、顯赫一時后就黯然倒閉,其表面原因固然多種多樣,但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各種不和諧因素積累到臨界點而最終導致的。因此,一個成功企業唯有理解了生財有“道”的真正涵義,才能激發員工的忠誠度,最終使企業能夠獲得成功的商業運營。這一點,對于集聚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廣大慈溪民營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二、大力弘揚慈溪精神,舉全市之力推進和諧企業創建工作
慈溪是屬于典型的移民文化特質,這種“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特質,是當前慈溪在創建和諧企業以及效益和諧新慈溪進程中最寶貴、最需要的精神財富。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目前慈溪與同屬富有活力的移民城市上海、深圳相比,在許多方面尤其是在經濟發展質量和社會和諧度上存在顯而易見的差距,其中的差距也正是慈溪今后應該積極學習、借鑒和趕超的地方。特別是明年杭州灣跨海大橋就要正式建成通車了,慈溪成了寧波接軌上海的前沿陣地,更要主動承接上海的輻射,學習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使慈溪的城市精神得到進一步弘揚和升華。慈溪要構建效益和諧新慈溪,更是要大力弘揚這種包容性,舉全市之力,全面推進和諧企業創建工作。
三、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努力爭創效益和諧型企業
構建和諧企業,企業是主體,只有廣大企業自覺行動起來,形成人人爭創效益和諧企業的熱潮,才能真正取得實效。建設和諧企業,是一項新的實踐,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創新。在和諧企業建設過程中,有三個問題是我們的企業必須要解答好的:一是靠什么建?二是靠誰建?三是靠什么保障?圍繞這三個問題,我談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