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工作會上的講話
第五,加強領導、分工負責,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充分發揮 “人才辦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分級分類開展培訓”的體制優勢,調動各級、各行業主管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加大宏觀指導和政策引導力度,扎實做好教育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在此基礎上著重加強企業廠長、經理和企業黨務干部的培訓,提高其經濟管理水平和黨務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健全教育培訓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教育培訓有關工作。要根據州委的精神,科學謀劃我縣未來五年的人才工作,組織實施好“一村一名大學生”、“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和“校地合作培養工業企業緊缺人才”等人才項目,為*的快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第六,以制度建設為重點,加強干部監督工作。制度監督是最根本、最有效的監督。進一步完善重要崗位領導干部離任交接書、離任公示、任中審計、決策重大事項記實及干部選任全程記實等制度。繼續貫徹落實《延邊州黨政領導干部談心談話制度》,做到三必談,即:對新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必須進行任前談話;對干部群眾反映有問題的領導干部,必須進行誡勉談話;對任現職時間超過2年的領導干部,必須進行提醒談話。針對黨群部門任免股級干部隨意性大的實際,制定《關于進一步規范黨群各部門股級干部管理工作意見》。不斷完善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社區監督制度。按照州委的統一部署,抓好《干部任用條例》的自查工作。同時,要推行《干部檔案動態記實制》,加強干部檔案的動態管理。
二、推進州委“1帶5”文件的有效落實,實現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
創新是基層黨建工作的永恒主題。州委“1帶5”文件為基層黨建工作描繪了新藍圖,是今后一個時期推進我縣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總遵循。我們要以“五項工程”為抓手,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強化督導,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躍上新臺階。
第一,大力推進基層黨建體制機制創新。組織工作要有活力,必須以高效的工作機制為保障。要積極探索黨代表發揮作用的有效形式。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在農村堅持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依托鄉鎮黨委在農村新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構建以村黨組織為主體、產業黨支部為骨干、專業黨小組為基礎的新型組織體系,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在城鎮加強與“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的聯系,準確掌握其黨建工作狀況。通過建立領導干部聯系點、部門包保、跟蹤考察等制度,加大“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力度,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納入全縣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遵循“無黨員抓發展、有黨員抓組建、有組織抓規范”的思路,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在社區抓好“執議分設”試點,有效整合社區公益性崗位,建立社區事務工作委員會,作為街道辦事機構,實現政府公共事務安排與居民自治的有機融合。
第二,大力推進貧困黨員幫扶工程。貧困黨員幫扶工程是一項黨員贊成、群眾擁護的民心工程,好事就要辦好、抓實,就要落實到位,兌現到人。各基層黨委要嚴格按程序確定幫扶對象,不得瞞報漏報,一經發現有瞞報漏報現象,將追究當事人的責任。組織部門將協調配置各類幫扶政策和資金,落實幫扶分工負責制和包保責任制。分批對建國前農民老黨員的“泥草房”進行改造,今年要完成2戶,占改造任務的40%;讓農民家庭年平均收入低于693元和60歲以上的637名農民黨員全部免費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行支部包保和部門包保制度,讓全縣147名城市貧困黨員得到包保,使廣大黨員真正感受到既有義務、責任和奉獻,也有權利、榮譽和溫暖。
第三,大力推進致富先鋒工程。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關鍵要提高黨組織和黨員的領富、帶富和致富能力。各鄉鎮黨委要引導村黨組織和黨員創辦、領辦農村各類合作社,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知識化水平和市場適應能力。縣委組織部將繼續實行黨員農貸黨費補貼政策,支持農民黨員帶頭致富。通過落實結對幫扶任務,帶動全社會支農惠農。從今年起,縣委將每年選派一批后備干部和涉農部門新招錄的公務員到鄉鎮、村屯掛職鍛煉。整合全縣遠程教育資源,調動科技、農業、廣電、教育等遠程教育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充分利用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信息和科普培訓。今年,力爭培養1個致富先鋒鄉鎮黨委,10個致富先鋒村黨組織,50名致富先鋒黨員,轉化 5個薄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