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落實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一所學校的管理者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從管理入手,在認真研究學校的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辦學目標,用現代先進的教育理念統一教師的思想和行動。校長只有充分利用學校的優勢,發展自己的獨特見解,形成自己正確獨特的教育理念,并以此影響教師和學生,才能形成辦學特色。
一流的學校需要科學的管理,科學的管理需要卓越的制度和方法。要始終貫徹“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原則。建章立制,明確職責,提高學校民主管理和科學管理的水平。要在繼承學校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探索、建立適合學校發展的管理新機制,實現處處有規范,時時講規范,為形成學校特色提供制度保證。同時,要精心策劃、扎扎實實地抓好學校中層領導干部和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后勤服務建設等等。要時時保持全面、協調發展理念,為學校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作為學校的最高管理者,校長要具有一定的威信,要做知識上的權威、教學上的能手、管理上的專家,生活上嚴于律己、心胸寬廣、真誠待人,工作中堅持原則、秉公辦事、賞罰分明,要用“校長行為規范”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用良好的品德和人格魅力贏得廣大教職工的信任和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運籌全局,下活學校這盤棋。否則說話沒人聽,校長的工作也就無法正常開展。
2、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校園先進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表現一個學校的校風校貌,具有強大的引導功能。校園先進文化對內能增強師生的歸屬感、使命感,形成凝聚力。對外能增強學校的社會認同感,樹立學校的良好形象和辦學品味。因此,建設校園先進文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要充分利用醒目的標語、優美的畫廊以及草坪和花木等,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以調動學生的思維和情感,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要投入資金,不斷完善圖書室、閱覽室、網絡教室的設施、設備,充實藏書量,加強圖書室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讓圖書室、閱覽室、網絡教室成為學生吸取文化糧食的重要場所;要根據自身條件建設好校園廣播、宣傳欄、閱報欄等校園文化載體,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要重視搞好教室文化,教室內可設置展示學生作品或教育成果的有特色的園地或專欄;要重視搞好寢室文化,各種制度的張貼、物品擺放要能夠美化環境,定期評選文明宿舍。
要努力培育校園精神。校園精神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靈魂。要認真總結提煉本校優良傳統,緊密結合時代精神,努力營造團結和諧、開拓進取、求實創新的校園精神,并通過校微、校歌、校報和校風、教風、學風、宣傳欄等物質載體表現出來,讓師生耳濡目染,受到校園精神的熏陶和激勵。要按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充分發揮學生個性特長,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培養和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學校還可以通過舉辦文體活動,藝術節校慶活動等,增強師生對校園精神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
總之,要以更高的標準、更寬的視野、更新的理念,努力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營造更具競爭力的學校育人環境,著力拓展更加廣闊的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空間,著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增強教育發展的可持續性,創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㈡科學發展觀與教師的發展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和本質是以人為本。學校管理要以學生為本,但首先要以教師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要求學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幫助教師了解社會發展趨勢,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1.用科學發展觀武裝教師頭腦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擔當好教育工作的光榮使命,就必須創設一流的師德師風,打造一流的教師隊伍,用科學發展觀武裝教師頭腦,使教師真正成為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傳播者、弘揚者和推動者,做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新時期賦予教師新的歷史使命。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緊跟時代脈搏,加強學習,特別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教育教學活動。同時,還要努力學習法律、科技和專業知識,不能安于現狀,因循守舊。學校要廣泛深入開展教師進學生家庭、進學生宿舍、進所處鄉村等多種形式的有利于激發師德情感、培養良好師德行為的教育活動,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變為全體教師的自覺行動,增強師德教育的生動性和實效性。
2.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教師健康發展
學校在教育管理過程中,要關心教師的健康發展,沒有教師的健康發展就沒有學生的健康發展,只有教師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才會有學生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所以,以人為本還要不斷地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提供教師進修發展的機會。
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教辦和學校要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建立科學的教育評估機制,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健康發展。
㈢科學發展觀與學生的發展
學校的服務對象是學生,今天的學生,就是明天社會的建設者,教育過程中,應當加強以學生為中心,用科學的發展觀來指導學生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