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的讀書筆記(通用3篇)
管理學的讀書筆記 篇1
書上提到說管理是修己安人的歷程,用推、拖、拉來解決問題,以化解代替解決,務求盡量減少后遺癥。這讓我想起了“化干戈為玉帛這句話”。太極拳的動作無外乎是推、拖、拉的配合,組成各種花樣,以求在動態中維持平衡,而立于不敗之地,著推、拖、拉在我看來就是借力打力,在緊要關頭爭取緩沖時間,也是太極陰陽交接處的那條線。這并不是鼓勵大家用陰奉陽違,恰到好處地使用這推、拖、拉是可以化解很多尖銳的矛盾,緩和大家的情緒,點到為止,不偏不倚。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合理的管理方法能夠有效地推動企業長久的發展。尤其是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環境下,曾老師的源于中國古典管理哲學,具有本土化性質管理行為的中國式管理能為中國企業大力來新的驚喜。在修己安人的管理過程和管理目標描述了中國式管理的理論支撐與管理特點。其堅持辯證法思想的新管理模式西學中用,運用中庸之道,在強調原則的前提下,變通地進行靈活的管理也是中國現代企業所需要的。
中國人把“推、拖、拉到沒有解決問題”稱為“圓滑”,這樣的結果人人痛恨;把“推、拖、拉到把問題圓滿化解掉”稱為“圓通”,這樣的結果但然人人都喜歡。國人都是喜歡圓通而厭惡圓滑的,同樣的手段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慎用、善用推、拖、拉,能換干戈為玉帛才是皆大歡喜的管理方式。
管理學的讀書筆記 篇2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有特地從網絡上查找了該書作者的生平簡介,百度百科上的資料顯示曾仕強教授真的專注于“中國式管理行為”研究三十年。此外,他還對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有著很深刻的理解與闡釋,間或地出現荀子之類的儒家之流和老子之類的道家之流,彰顯了筆者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前言中,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指出:將來統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歐國家,也不是西歐化的國家,而是中國。他認為盡管西方在全球化中重大而明顯的成就,但是中國仍然將在政治上統一世界,并且帶來共同的和平。我非常喜歡和欣賞曾老師這種自傲驕傲的口氣開場,帶我很有底氣地閱讀下去。中國式管理,應用了易經中的道理,充分體現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自然規律,來合理運用“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人事現象,而在儒家思想的主導下,中國式管理又主張從個人的修身做起。國人都有著“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與“窮著獨善其身,達者兼計天下”的積極而樂觀的態度相互結合補充。當中國只局限于黃河谷地之時,傳統的 中國式管理便已充分發揮了它的功效了,所以我也一直很篤定,中國式的管理歷經幾千年的考驗而不衰,這便是它的魅力所在。
管理學的讀書筆記 篇3
管理是一種藝術,它需要管理者有各方面的能力,同時其具體操作方法又不局限和拘束,需要有很好的創造力。學習管理學,我想不光是要學習管理學本身的學科內容,也要從其他方面全面的提高自己,更要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管理學是一門很需要自己思考、研究和發現的學科,并且所學的知識都必須要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在實踐中創新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