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合作范文(通用3篇)
讀書心得合作范文 篇1
為了從理論層次研究如何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我認真研讀了《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伍新春管琳著),結合我市我校正在進行的學講方式,我從中發現了提高小組合作有效性的諸多理論支持與實踐模型,進一步提高了我對于學講計劃的認識,對于小組合作有效性提高的可操作性的信心。
學講方式在我校的進行之中,首先呈現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小組合作的低效、無效。曾幾何時,我一直從教師的設計目標與小組組員的行為方面去考慮,拜讀了《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之后,才發現小組合作學習低效性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解決的方式需要我們用綜合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從教師與學生雙角度運用系統優化的方面去解決問題。
作為教師,需要對學講方式課堂深入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絕不是教師一時說說,而需要教心認真思考、精心設計,充分準備。明確分組方法、課前準備、課堂實施、課后評價各個階段的方法與細節,從各個環節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1、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提高,并不只是對于教材知識的掌握,恰當的社會技能是才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學生一生中需要用到很多社會技能,從而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小組合作中團隊間的交流、合作、展示、質疑、傾聽、學習等,都需要一定的社會技能。社會技能目標,學業目標的達成需要評價,社會技能目標實現程度也需要評價,對于教師需要確定孩子們需要學習的社會技能目標,并加以教授、培訓、鼓勵、觀察、評價。
2、自我反思可以使我們發現以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經驗及教訓,教師需要積累事實材料,加強自我評估,并多與同仁們交流。俗話說當事者迷,我們在學講方式下的小組合作學習,一定會存在許多問題,很多問題的發現與解決并不是教師一個人閉門造車就可以解決的。教師可以積極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就這些問題和同行交流,從討論與實踐中深挖問題與解決問題。備課組內可以相互聽課、評課,以便從一些全新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課堂,通過集備備課式的反思,去發現個人課堂上存在的一些小問題。
3、《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中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概念是由維果茨基提出的,即現在還夠不到但是近期最有可能夠的到的區域。即是讓學生有希望完成任務,從而激發其信心與動力,而非是設定一個過高或過低的目標。目標過低則學生形不成合作,不需要合作,不需要思考,形不成學生能力的提高,而能力過高,則讓部分學生妄自菲薄失去進取的信心。要對學生的學情有充分的發解,目標的設定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合適的目標,應該是讓學生看得見、夠不到,而稍加努力就可以夠得到,這樣的目標既尊重了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又需要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認識的在深度與廣度上的發展。孩子們在教師的幫助下跨越了最近發展區,將潛在發展水平變成了現實發展水平。
這要求我們在目標設定、任務選擇、材料準備上要考慮到每組孩子們的最近發展區,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尊重學習的規律性,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引發他們高昂的學習熱情。
4、我們現在運用的學講方式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基于STDA,綜合TGT、拼圖法、TAI、CIRC,大多采用小組討論與三步采訪法、內-外圈等方法相結合,為了保證STAD的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STAD的基本環節還是必不可少的,諸如作業單、答案單、測試題、觀察紙、記分紙,對于這些基本環節可能存在的細節問題,要及時的`想到、做到、解決到。
5、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合作任務的設計無疑是提高小組合作有效性的核心內容,教師在設計合作任務時,需要充分了解學情、教情,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充分研讀教材,并分析學生實際生活中的興趣點與教材知識的契合之處,要做到有的放矢。
(1)認真研究教材,尋找學習內容中的重點、難點與學生生活的契合之處,從而確認突破口,將學習內容中的重難點設計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任務;
(2)深入了解學生,尋找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學生感興趣的點,從而設計出高質量的學習任務。同時要使各個子任務之間要有一定內在聯系,并能構成梯度難易度。使學習內容形成由易而難的認知規律。
6、小組合作學習要本著“以個體化努力為基礎,以合作學習為核心,以適度競爭促發展”,故而無論對于小組的學習目標,還是社會技能目標,其評測標準應該運用標準能照評價,偶爾佐以常模參照評價,要使小組內的成功機會人人均等,要更多的體現合作以致共同進步,減少競爭的因素,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優點,都能看到自己的發展方向,進來最大可能的提高學生學習及合作的積極性。
讀書心得合作范文 篇2
小組討論、學生合作學習是生命化課堂的一個重要內容。起初我認為小組討論只是生命化課堂應該有的一個部分,至于什么時候該討論、如何討論、討論應該達到一種什么樣的效果并沒有深入的認識。經過幾次備課,在組內與同事討論,教研員的建議,以及聽別的老師上課,我發現小組討論不僅僅只是安排了那么幾分鐘,讓學生四個人轉在一起,然后象征性舉手回答幾個問題那么簡單。我覺得在真正的教學中小組討論應該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充分發揮小組內優生的優勢,實現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小組合作需要一個民主的、能夠共同進步的小組。提倡“異質分組”即:在進行小組劃分時,將學生按優,良,中,差劃分。目的就是充分發揮優等生的帶頭作用,實現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如:在單詞學習時,老師應盡量放權給學生,從一開始就讓學生討論自學單詞,相互糾正發音,讓記得快的學生介紹他的記憶方法,幫助弱生實現有效記憶。因為他們的行為是主動的,學習是在一種平等、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的,因此,記憶深刻,學習效率高。通過合作學習,實現共同提高。
二、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時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老師課堂上出現的口頭上“Give you five minutes ,please discuss it in your groups。”實際上只給了學生50幾秒的討論時間的做法,在課堂上是屢見不鮮的。我們不能為活動而活動,片面追求小組合作這種形式。備課時,我們應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充分考慮和預測學生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課堂上,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情況,對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進行適當的調整。真正使學生有實實在在學習的過程。學生花一小時合作探究出的知識遠遠比教師一分鐘講破更有意義。因為它用“How to learn”代替了“What to learn”,使學生學會學習。
三、充分發揮教師在小組合作中的作用,做學生學習的推手。合作學習作為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己滲透了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合作學習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靈活地駕馭這種教學方式,將小組合作學習恰當地運用在學習的重、難點上,注重對學生實踐與創造能力培養;小組合作中教師的角色是多元的,是組織者、傾聽者,引導者、點撥者……。要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發表有針對性的意見。同時,對學生有創造性的建議要給予鼓勵,讓學生永遠充滿對知識探求的欲望,永遠具有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在合作中尋求快樂,在合作中不斷進步。
讀書心得合作范文 篇3
當你看到《鹿和狼的故事》這個題目時,千萬不要以為是一篇童話故事。其實,它講述了美國已故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中的鹿群,雇請獵人去消滅狼,使鹿的數量直線上升,可是當鹿群數量超過了森林承載限度的時候,終于導致了鹿群的大批死亡,也使森林遭到了嚴重破壞。
讀了此文,我覺得我們應該尊重自然規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自然界充滿了奧秘,有些事物之間表面上看起來毫無聯系,其實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是人類付出了巨大代價后得出的結論。澳大利亞為了發展畜牧業,從歐洲引進了牛羊,牛羊大量繁殖。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災難發生了,由于牛羊數量激增,糞便無法得到及時處理,覆蓋了草原,使牧草產量下降,并招來了大批的蒼蠅。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澳大利亞只好從中國進口了大批蠔螂,才消滅了這場糞便之災。牛羊與蛻螂表面看起來沒有什么關系,可實際上卻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就是大自然的奧秘。
大自然是千姿百態、美妙無比的,可又是極其脆弱的、一旦破壞了它,就會造成意想不到的損失。人們必須要尊重自然規律,按照自然規律辦事,而不能憑自己的好惡任意而為。當農民在田問遇到黃鼠狼或者蛇,如果隨手把它們消滅了,那樣將會導致怎樣的后果呢?又會造成什么樣的損失呢?《蛇與莊稼》這篇課文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蛇絕跡了,老鼠就會猖撅,糧食就會歉收。消滅農作物害蟲的最好方式是生物防治,也就是根據生物之間相生相克的規律,來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從而保證糧食的豐收。
因此,我們千萬不能以自己的片面認識去判別動物的好壞,否則會重犯當年羅斯福總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