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合同抗訴書(通用3篇)
無效合同抗訴書 篇1
申請人: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性別__________年齡_______________民族__________籍貫或工作單位_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不服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第_______________號民事判決書,特提請貴院提出抗訴,
請求事項:
一、撤消(____________)民一初字第______號民事判決;
二、改判駁回被申訴人訴訟請求。
理由如下:
此致
_________________人民檢察院
申請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附:1、物證______份
2、書證______份
3、證人證言______份
4、證人姓名、工作單位、住址
無效合同抗訴書 篇2
人民法院在審理雙務合同糾紛過程中,如原告請求確認合同無效,但并未提出返還原物、賠償損失、折價補償等給付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向其釋明,告知其一并提出相應的給付請求。
原告請求確認合同無效并要求被告返還原物、賠償損失或者折價補償,被告基于合同也有給付行為的,人民法院也應向其釋明,告知其可根據恢復原狀原則提出反訴或者抗辯。即便被告未就合同無效的相應后果提出抗辯或者反訴,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職權認定合同無效的相關事實以及法律后果,并在判項中就相互返還事宜作出裁判,明確可以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規則。
一審法院未予釋明,二審法院認為應當對返還或者相互返還事宜作出判決的,可以直接釋明并改判。如果返還范圍確實難以確定或者雙方爭議較大的,也可以告知被告通過另行起訴等方式解決。
無效合同抗訴書 篇3
一、口頭約定的合同
個別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和集體企業經營者出于企業自身需要,在招聘時故意不與求職者訂立勞動合同,僅作一些簡單的口頭約定。由于求職者大多數極為珍惜這一就業機會,一般不敢對此提出或堅持簽訂勞動合同的要求。如此,一旦出現糾紛,求職者權益就將受到損害。我國《勞動法》第19條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合同訂立……”,因此,口頭約定合同在我國是沒有任何法律效力的。
二、顯失公平的合同
部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其約定條款明顯傾向用人單位一方,此種情形目前相當普遍,應引起求職者的重視。求職者在訂立勞動合同時,一定要逐條審查,對一些不合理、顯失公平的內容應堅決拒絕。
三、脅迫的合同
一些用人單位招工時,強迫勞動者交納巨額集資款、風險金,并脅迫勞動者與其訂立所謂的.自愿交納協議書,企圖以書面協議掩蓋其行為的違法性。《勞動法》第17條規定,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四、附帶保證的合同
部分企業為約束勞動者的行為。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硬性規定另簽一份“保證書”,其內容是強迫勞動者接受一些不合理的規則和條件,并把該保證書作為勞動合同附件來約束勞動者。
五、真假合同
某些外資企業、私營企業或集體企業為應付勞動仲裁部門的監督管理,與勞動者簽訂真假兩份合同。以符合有關規定的“假合同”應付勞動管理部門的檢查,實際上卻用按自己意愿與勞動者訂立的不規范甚至違法勞動合同來約束勞動者。
六、抵押性質的勞動合同
部分用人單位為防止勞動者“跳槽”,在訂立勞動合同時,要求勞動將其身份證、檔案、現金作抵押物,甚至扣留勞動者應得的福利或工資,一旦勞動者“跳槽”,用人單位便將抵押物扣留。這種做法不但違反了國家有關政策規定,而且嚴重損害了勞動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