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經研究決定,今天召開這次學區學校暨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市市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視屏會議精神,安排部署當前的重點工作,動員全體教師,認清形勢,統一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有力的工作措施,把學校、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抓緊、抓好,確保教育系統不發生任何安全責任事故。下面分別傳達了有關文件,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做好記錄,抓好落實。下面根據學區辦公會的意見講以下幾點:
一、充分認識校園環境治理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當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拉大,造成個別人心態失衡,容易產生報復社會現象。未成年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弱,學校防護措施不到位,導致學校、學生成為行兇者攻擊的目標。從全國幾起惡性案件看,教育系統在維護穩定上還存在薄弱環節。學校安全工作關系到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的大局。一定要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從講政治、促發展、保穩定的高度,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認識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切實加強對學校安全工作的領導,認真抓好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要從以前和近期市內外發生的學校安全事故中汲取教訓,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堅決消除各種影響學校安全和穩定的隱患。
二、認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
各學校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面、徹底的排查、梳理,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周邊環境。學校及周邊是否有肇事肇禍精神病人、有暴力傾向人員、刑滿釋放人員和對社會不滿人員等特殊人群,學校是否有應對防范措施。
2、學校值班。學校上學、放學是否有專人值班,門衛管理制度是否落實,校園是否做到了專人值班。校長電話是否24小時暢通。
3、學校是否有特異體質的學生,學生是否有心理疾患和不良行為問題,德育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是否扎實有效,防范學生被侵害的治安措施是否得到落實。
4、校風校紀。從嚴治校,嚴肅校風校紀,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校風不正、校紀不嚴,受不良影視影響,學生打假斗毆現象較多,往往為學生安全、校園穩定帶來很大隱患。要檢查學生之間、校外人員與本校學生之間是否存在矛盾糾紛和打架斗毆隱患,檢查學生是否有夜間外出進網吧等違紀事件。
5、教育教學設施。學校消防設施是否達標,樓道、走廊、圍墻及其它通道是否安全通暢,體育設施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有無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學校教師駕駛機動車輛是否有安全保障等。學生營養餐是否做到了清潔、衛生、防疫“三到位”,衛生許可證、健康證、培訓證“三齊全”。
6、制度建設。是否層層簽定安全責任書,有無嚴格執行門衛、保衛的值班巡邏制度,學生集中上下樓時,有無專人負責疏導的指揮機制,有無嚴格的兒童接送制度,有無安全檢查和責任追究制度。
7、加強校園安全保衛。各學校要加強值班工作。校領導要親自帶班、24小時在崗,學校要嚴格落實同時跟班聽課,同時參與學生集體活動。加強安全技防建設,充分發揮校園視頻監控的作用,學校大門口、微機室等重要部位要安裝紅外線探頭,并安排人員值守,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異常情況,要確保校園內及校門口所設監控探頭運行正常。加強門衛管理,有條件的學校和幼兒園要聘用專業保安,暫無條件的必需聘用50歲以下的男性擔任門衛。學校要配合公安機關聯合建立警務室,設置警務標志,并配備必要的防范器械。各學校要嚴格實行封閉教學和來客登記制度,上課期間學校大門要關閉上鎖,嚴防不法分子和不明身份的人員進入學校,把牢第一道關口。各學校和幼兒園要組織青年教師和學生家長志愿者成立護校隊,在學生上下學時段擔任臨時安全員,特別是在上課前半小時和放學后半小時內這一重點時段,值班人員要確實負起責任,確保學生進校和離校時的安全,在此特別強調,各學校要嚴格按照教育局規定的作息時間安排教學,不得隨意更改上課和放學時間。同時,要制定應對校園暴力犯罪的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突發暴力犯罪案件,能有效應對。
8、開展學校周邊環境排查。各學校要立即組織開展一次校園及周邊環境安全隱患集中排查整治活動,并結合學校綜治辦和校外法制副校長采取有力措施,徹底清除各種隱患。對學校周邊地區的肇事肇禍精神病人、有暴力傾向人員、刑滿釋放人員和對社會不滿人員等特殊人群、高危人員要進行明察暗訪,及時掌握動態,并會同公安、鄉、村委會等部門落實穩控措施,防止發生危害學校和社會的極端行為。黃市長和各部門領導親臨會議,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視,郭縣長在渭源分會場就貫徹會議精神協同成員單位作了具體部署。我們一定要主動、積極地與當地公安部門和鄉村聯系,為學校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