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模式如何上課專項培訓講稿
四、課后還應該做哪些工作
1、反思。提到課后,我們的老師都知道也進行反思。這幾年大小的教學檢查都對課后反思提出了要求,但是通過近十年的課改,我發現絕大多數的反思不僅沒有對教學起到積極的作用,甚至成為了狗尾續貂,畫蛇添足,成為了教師的一個負擔。因為學校教學工作重要檢查這個項目,沒有不行,沒有就扣分。怎樣反思才有意義?這是我們反過來緊跟著就要問的一個問題。我認為反思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一是通過檢測,看以課標為依據,學生的學習達程度如何?這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二是感知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表現,看我們的學習素材選擇怎么樣?是否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否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是否最精當,最簡潔,是否起到了以一當十的作用。三是看以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高怎樣?四是看我們所運用的各種教學手段有沒有必要,有沒有積極的作用?五是看對學生的情趣影響如何?也就是要觀照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教學目標的完成狀況。當然面對一節課,在反思的時候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可以抓住一點、兩點分析到,分析透徹。也可以記述一些典型的案例,作為今后總結和反思教學的依據,也未嘗不可。
2、反思之后干什么。反思不僅僅是為了反思。反思的目的是為了完善教學、提高教學、改進教學。因此反思之后一定還要做些什么。做什么呢?一是在下一節課或者利用自習課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補救,最終實現對學習目標的達成。二是汲取教訓,總結出今后實施課堂教學的經驗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