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學特色促進均衡發展--教育局在全縣2019年教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6、加強課題研究 打造學校教育的品牌與特色
草店鎮小學承擔了國家基礎教育重點課題——“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的子課題“小學語文學習能力綜合性評價研究”,還有厲山三中“立體合作”的課堂模式研究,均川鎮小學、尚市鎮小學、新街鎮高級小學省級課題《小學生習作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隨縣二中省級課題《3+x考試模式研究》等扎實有效,引人注目。柳林鎮第一小學省級課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式的運用》已順利結題。唐縣鎮中心學校還做到了校校有研究課題。
多項課題實驗舉措有力地促使了教師學習教科研理論的熱情,促使部分教師成長為“科研型”和“專家型”教師。均川鎮小學副校長陶澤民被評為“湖北省網絡教研先進個人”,尚市鎮小學副校長、語文教師王珺被評為“隨州十大名師”,草店鎮小學校長禹宗寶等8人被評為“隨州市教科研先進個人”。XX年,厲山三中、草店鎮小學、環潭鎮小學、洪山鎮小學和小林中心學校被評為“隨州市教科研先進單位”。隨縣一中被評為“隨州市教學先進單位”。
二、XX年教學工作安排
過去的一年,我縣的教學工作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績,這是全縣教育工作者奮力拼搏的結果。XX年,我縣教學工作將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以深化課程改革為重點,努力打造隨縣教學特色。為此,我們必須落實“十項工作”。
1.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一是鞏固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改革取得的成果,打造優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樹立課堂是我們的主戰場意識。學校領導要堅持深入課堂。只有聽課、評課,才能真正了解,把握學生,才能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和計劃。教改上的創新、辦學思路的創新都來源于教學實際。二是深化課程與教學方法改革,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環境。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努力減輕過重課業負擔,保證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三是繼續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創造條件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提高課程的選擇性,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2.啟動教學教研協作區,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一是縣教育局將18個中心學校劃分為隨北(殷店、淮河、小林、草店、萬和、高城),隨南(均川、洪山、三里崗、柳林、安居、環潭),隨中(厲山、尚市、吳山、唐鎮、萬福、新街)3個教學教研協作區。教學教研協作區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協作,教研室要加強對各協作區成員之間的協調指導,辦好“六方會談”,整合協作區區域優勢資源,使之共享或互補,產生合力效應,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教學教研協作區實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見中,近期將印發各地執行。
二是有效構建區域教研網絡,教研室將組織各個協作區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活動。
三是以省市級課題實驗學校為龍頭,以偏遠山區為突破點,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
縣教研室今年上半年要著力做好推薦選拔一批有影響力的省市縣級骨干教師擔任兼職教研員,以擴大和加強本縣的教研隊伍和力量。
3.創新教研形式,加強網絡教研。一是以湖北教研網、教育在線、隨縣教研網、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網站教研論壇為平臺,組織全縣教師參與湖北省及全國青年教師教學研究中心網絡教研活動。二是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以區域研討為著力點,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為主線,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組織開展各種教研活動。
4.抓實校本教研,促進專業成長。加強校本教研制度建設,深入開展以案例、課例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要充分發揮教研員的示范與引領作用,加強同伴互助,抓實教學反思,想方設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一是引導教師充分認識教學反思對于教師成長的深遠意義。二是領會教學反思的四大作用(①提高教育教學水平,②解決教育實際問題,③改進職業生存方式,④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三是引導教師掌握教學反思的方法(①教學日志,②教學案例,③教學敘事,④教學后記)。四是經常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撰寫教育隨筆。五是組織教育教學隨筆評選活動。六是推出一批教學反思校本教研先進學校,樹立學習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