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廳人事處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二)完善人事考試制度。人事考試工作基本原則是:公開、公正、競爭、擇優。要維護人事考試的基本原則,就要建立完善的考試規章制度,有透明的操作程序,每一步都嚴格按照制度辦事,杜絕暗箱操作;要有健全的監督機制,有公示制度,有利于群眾監督;測試多采用標準化試題,機器閱卷,減少主觀因素。人事考試上要對國家負責,下要對考生負責,只有堅持“以人為本”,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才能維護考試的公正公平,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真正做到人事工作的目標任務圍繞科學發展觀來確立,人事工作的政策措施根據科學發展觀來制定,人事工作的成效最終用科學發展觀來檢驗。
(三)以推行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不斷推進和深化事業單位的機構、人事制度改革。力爭在科學設崗、競爭上崗、完善考核、加強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建立事業單位進人公開招聘制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拓寬服務渠道。
(四)健全組織部門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
“無源之水無以言活,無本之木無以言茂”。改革發展穩定,構建和諧社會,關鍵在黨,關鍵在黨的各級干部。健全組織部門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完善考核制度,注重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適時與及時相結合,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引導職工向干事、創業方向發展,營造良好的工作學習氛圍。
三、用改革創新的精神做好新時期組織人事工作,提高組織人部門的公信力。
人事工作上要求“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要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組織人事工作更要“以人為本”,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大膽進取,銳意創新,全力打造新時期組織人事工作。
第一,科學規劃組織人事工作。“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人事工作一定要做好規劃工作,如組織工作人事干部培訓、人才培養等。其中制定、落實人才規劃是實現宏觀調控指導和科學規劃人事人才工作發展的重要環節,要正確處理人才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銜接,確保規劃內容、目標和方向與總體規劃一致;妥善處理人才規劃與其他相關部門規劃的銜接,增強規劃體系的有效性,共同構筑完整的規劃體系,避免實施過程中的交叉和沖突;及時轉化為具體工作任務和措施;還要堅持規劃實施的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建立規劃評估調整機制,確保規劃的權威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保證組織人事工作穩定發展。組織人事工作的每一項措施、每一個舉動都有可能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要保持人事工作穩定發展,就需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整體需求和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的大局出發,針對容易引發人事爭議、產生社會矛盾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加強溝通協調,扎實抓好基層、基礎工作,完善矛盾糾紛排查機制,進一步促進?級領導和人事干部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推動政府組織人事組織部門自身職能的轉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維護人事工作發展的穩定環境和良好秩序。
第三,創新組織人事工作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以培養和造就大批高新人才,切實加強人事人才隊伍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第四,適應時代特色,重視組織人事部門基礎性的工作。人事工作的各項決策分析,必須依托對事實的清楚準確掌握。當前人事工作發展面臨著諸多新情況、新問題,要做到準確把握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解決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就必須把開展調查研究,加強人事基礎工作作為提高人事部門自身工作水平、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舉措,扎實做好基礎性的人事工作。
第五,提高組織人事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水平。健全法規制度、改善法制環境是人事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保證。要把握貫徹實施公務員法的有利時機,加強人事工作;要加強人事執法,按照依法治國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要求,進一步改革人事行政執法體制,全面推行人事行政執法責任制。
一是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要實現人事人才工作的突破,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創新型公務員隊伍至關重要,要認真貫徹實施《公務員法》,依法加強對公務員的教育、管理、監督。要加強公務員的法律意識,提高依法治國水平;要加強公務員的能力建設,提高公務員治理國家、推動改革、維護穩定的本領。
二是實行政務公開。除明確規定有組織保密要求的人事工作外,各項人事工作都要實行程序公開、條件公開、結果公開。在招考公務員、職稱評聘、工資審批、軍轉安置等各項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各項媒體,及時公開辦事依據、程序、時限、結果和監督投訴途徑,最大限度地維護和保障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確保人事工作的公開、公正;大力推行公開承諾,并把公開承諾作為人事部門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大力推行電子政務,在政府、人事部門、社會公民之間的形成快捷的溝通渠道和反饋機制。
三是建設服務型機關。要改變過去“重管理、輕服務”工作方式,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話難聽”等不良風氣,樹立“執政為民、依法行政”的指導思想和“以民為本、竭誠服務”的全新理念,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向人民群眾學習,為人民服務,請人民評判,對人民負責,建設讓群眾滿意的服務型人事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