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典型材料的寫作技巧
淺談典型材料的寫作技巧
一、布下懸念巧開頭,別開生面有震撼
高爾基說:“寫文章,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里的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一個好的開頭。別開生面,新穎別致的開頭,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讓人產生一種欲讀而后快之感。所謂“鳳頭”,亦是這個意思。
在這篇稿子的寫作中,如何開篇,也曾令我頗費躊躇,后來參加了局里組織的法律志愿者座談會時,我突然發現全系統選派的志愿者基本上都是年輕人,年齡都在30歲上下,為了印證我的這一直觀印象,我特意向人事部門求證,得到的答案果真如此,我們選派的這名法律志愿者在其中是年齡最大的,而且是一名女性。所以,我決定以此為切入點,在開頭連用幾個短句,給人一種懸念,既強化她的身份與她的年齡,更是提醒讀者她與其他法律志愿者的不同之處,于是,在開頭,我這樣寫道:
“她是一名奧運法律志愿者;
她是一名律師;
她是一名公職律師;
她今年48歲了,頭發已有些花白;
……
這些標志讓她在這群平均年齡30出頭的法律志愿者中有些引人注目,同時,她的這些標志也讓她在這次為期一個月的奧運法律志愿服務中格外受到‘關照’,當然,這些特殊的‘關照’也成就了她一生的回憶與自豪。
她,就是來自北京市的公職律師。
這個開頭制造了一種先聲奪人的效果,既突出了她的身份、她的年齡,而且還埋下了伏筆,這個伏筆就是“特殊關照”,在這里,這個伏筆的處理是有意為之的,既是為了使下文能反復照應這個“關照”,同時,也為了布下懸念,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讓讀者迫切地想知道這個特殊的“關照”究竟是什么?
二、謀篇布局巧構思,一根紅線貫始終
文章的結構是文章部分與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外部形成的統一,文章的結構是文章的骨架,這個骨架搭得好不好,決定這篇文章能否立得住,能不能給人渾然一體的總體感覺,文章的骨架搭得好,整篇文章的“血肉”就有支撐,骨架沒搭好,“血肉”就會散開,文章的主題也就模糊了。
所以,在構思這篇稿子時,怎樣搭好“骨架”也是決定文章能否成功的關鍵一步,我反復看這位律師的材料,發現她在材料中提的最多的一個詞是“110”值班室,同時,在那次座談會上,她在發言中談得最多的也是“110”值班室的辛苦與忙碌,我想,文章的突破口應該就選在這個“110”值班室,因為這次派出的奧運法律志愿者都充實到了基層派出所,絕大部分同志的工作是在內勤、文秘等崗位上,被分到“110”值班室的只有這位公職律師一人。
眾所周知,“110”值班室時基層派出所最忙碌的一個崗位,也是對法律專業素養要求較高的一個崗位,從始至終一直在這個崗位工作,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她工作的出色,于是,我決定將“110”值班室作為貫穿全文的一根紅線,設計了文章的結構,整篇文章分成三大塊,每塊內容設計一個小標題,分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