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作文言之有味
(1)20世紀(jì)快要過去了,處于世紀(jì)之交的我們回首百年往事……
(2)20世紀(jì)的帷幕正在我們頭頂徐徐落下,站在20世紀(jì)與21世紀(jì)之交的驛站,我們回首百年來并未如煙消散的往事……
比較兩個句子,我們會喜歡第2句。因為第2句形象可感,頗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話不直說,以比之法說出的精妙處。“20世紀(jì)快要過去”與“帷幕徐徐落下”作比描,“世紀(jì)之交”與“驛站”作比描,“往事”與“如煙消散”作比,三組比,使同樣一個意思傳達起來更鮮活,有了情感,有了形象。
2、換。同樣一個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正如馬鈴薯又叫土豆、洋芋、地瓜、山藥蛋。我們“換一個說法說”,意思沒有變,但卻可以傳達一種新的情趣。
(1)有一女孩今年十九,生得毫不“沉魚落雁”。選這個那個“小姐”肯定是沒有希望的,連校花、班花都沒有人會考慮到她。
——黃苗子《美丑》
倘若還原為“生得一點也不漂亮”或“生得丑極了”,則一點幽默沒有,呆板得酷似面癱者的表情。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是中國有名的四大美人:西施、王嬙、貂蟬、楊玉環(huán),以此換元,自然可以拓寬讀者的想象空間。
3、添。所謂“添”,是指我們采用的給陳述對象添加相關(guān)信息或材料,從而使陳述的對象具體化,能夠傳達某種特別情味的語言技巧。
譬如,我有“暑天酷熱”的經(jīng)驗,那么,語言只要表述為“今年太熱”,我即能浮現(xiàn)“今年熱得怎樣”的具體情境,但讀者尤其是北方的讀者則可能沒有反應(yīng)。為此,我們寫作,一定要處處替讀者著想,要多問自己,讀者讀到這樣的表述,是否能浮現(xiàn)與我一樣的相同情景。倘若不能,則要改變表述方式或增添修飾。
4、齊。所謂“齊”,是說語言要對稱,也就是指語言的排列、組合具有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語言的對稱通常由兩部分構(gòu)成,一是出句,一是應(yīng)句。出句和應(yīng)句在某一方面存在對應(yīng)關(guān)系。請看下面這篇應(yīng)試佳作言語的齊整:
雙贏,你我共輝煌
山東一考生
即使自己是一枝嬌艷美麗的牡丹,也應(yīng)明白,一枝獨放不是春天,春天應(yīng)是萬紫千紅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顆傲然挺立的孤松,也應(yīng)明白,一株獨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樹木才是遮風(fēng)擋沙的堅固長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裝待發(fā)的帆船,也應(yīng)明白,一船獨行不算風(fēng)景,千帆競發(fā)才能顯示大海的壯闊。
自私利己,愚者之見;打造雙贏,智者之舉。雙贏,那是信心的基點,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開啟人生之路的探照燈,那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雙贏,使你我共輝煌。
漫步于歷史的沙灘,撿拾一枚枚成功的貝殼,上面寫滿了“雙贏”。春秋的征戰(zhàn),戰(zhàn)國的紛鳴,群雄爭霸,逐鹿中原。面對強秦的進攻,是雙贏的智慧使廉頗和藺相如和諧相助,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二者相互配合,救趙國于水深火熱之中,拒強秦于國門之外,同時,也使二人為后人銘記,使“將相和”的美談流傳至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張良與韓信如同兩顆星辰,在歷史的星空中熠熠閃光。張良善將將,韓信善將兵,二者配合,才有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成功,才有了漢王朝的統(tǒng)一興盛。是雙贏的智慧,使張良與韓信在漢朝樹了威信,建立了功業(yè),使歷史的星空中又多了兩顆耀眼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