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書信的格式
韶者的信中。尊鑒,可用于尊長,也可用乎輩。臺鑒適用較廣,“臺”有“高”義
,對熟識或不熟識的尊長、平輩,皆可使用。
勛鑒 道鑒 大鑒 英鑒 偉鑒 雅鑒 惠鑒 對身居高佼、有功勛業績者,可用“
勛鑒”。對道德君子、望重學者,可稱“道鑒”。大、英、偉、雅,含高尚、美好
、不凡、不俗的意義,宜用于友朋往來書信。“惠鑒”,就是賞閱的意思,但語意
分量較“賜鑒”為輕,適用于一般書信,師長對已獨立的后輩學子,也可用此客套
。
慈鑒 愛鑒 雙鑒 芳鑒 致母親,可稱“慈鑒”。夫妻,或情意親密的男女之間
,可用“愛鑒”。給友朋夫婦二人之信,可用“雙鑒”。女子間往來書信,可用“
芳鑒”。
禮鑒 給居喪者信,用“禮鑒”。如,愛國之士李公撲遇害后,周恩來等致其
夫人唁函即稱“張曼筠女士禮鑒”。
公鑒 共鑒 同鑒 用于致團體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書“諸先生
共鑒”等。
道席 講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為學生對師長的尊稱
。講席、教席,也是對從事教育、講學者的敬稱,但用于平輩間,寫信人與受信人
不必有師生關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對文士的敬稱,文人間也常互用。撰
,即著述。史,指有著作傳世垂史。
覽 閱 知 悉 一般用于長對幼、前輩對晚輩的稱呼之后。
啟辭 啟辭,就是信文的開場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啟辭理應
屬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舊時尺牘中,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語,在現時書
信中還常可以看到,所以將此單獨提出,分兩類舉例以供參考:
(1)表示寫信人以誠懇的態度,請受信人閱讀信文。如:
敬稟者 寫信人自稱是恭敬地稟陳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稟告的話,用于
致父母尊長的信,如“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
跪稟者 義同“敬稟者”,用于子孫對尊長。
即稟者 同上。
敬啟者 寫信者自謙為恭敬地陳述事情的人,表示請對方允許自己告訴下面所
寫的內容。既可用于同輩,也可用于下對上。
謹啟者 謹,是謹慎、鄭重的意思。用于同輩。
徑啟者 徑,這里是直截了當的意思,一般公私書函通用。
拜啟者 拜,表敬詞。用于友朋往來書信。
敬呈者 與“謹呈者”,皆用于下對上的公私書函。
懇啟者 用于平輩,表示下面信文將寫求助于對方的內容。
茲啟者 茲,這里,現在。茲啟,意即今在此陳述。態度客觀平和,不含明顯
敬意。
哀啟者 向親友報喪的書信用此。
復稟者 用于對尊親或上級的回信復稟。對平輩可用“再啟者”。
專啟者 用于專談某實事的書信。
(2)根據具體情況,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如:
頃誦華箋,具悉一切。忽奉手教,獲悉一是。奉誦鈞諭,向往尤深。頃獲大示
,井所賜物。惠書奉悉,如見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頓開。披誦尺素,謹表葵私。
數獲手書,至感厚愛。展讀瑯函,甚感盛意。接閱華簡,幸叨莫逆。捧讀德音,喜
出望外。手教敬悉,詞意深美,一啟蓬心。正切馳思,頃奉華翰,快慰莫名。頃得
手示,欣悉康泰,至為寬慰。蒙惠書并賜大著,燦若河漢,拜服之至。迭接來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