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綜合性文稿如何才能寫出新意
文章自古貴創新。古人所講的“惟陳言之務去”、“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等等都是談文章如何創新出彩的。由于一個部門的工作內容往往就是那幾項任務,具有一定的重復性,如果我們在撰寫報告、總結、領導講話稿時不注重創新,很容易老調重談,不僅難以鍛煉寫作人員能力,更不利于指導工作實踐。綜合文稿如何創新呢?筆者認為,關鍵是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搞好上級政策精神與下級實情的結合
一個地方、部門和單位在制定政策時都必須體現承上啟下。“承上”就是要將上級的目標規劃、決策部署具體化,“啟下”就是要將基層的發展要求、實踐經驗概括化。起草綜合性文稿,就是要把“上情”和“下情”結合好,既學習好上級指示精神,又要結合本地、本部門、本單位工作實際抓好工作落實,突出地方特色。上級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總體要求以及本地提出的目標、任務,都會成為綜合文稿的核心要求,但如果撰稿人不加思考,原文轉述、照搬照抄,往往難以指導本地、本部門和基層開展工作。如國家要求實施投資、消費、出口三項政策聯動,但對于出口拉動相對較弱的地區,消費拉動無從著手,只有改善投資結構、確保合理投資快速增長,才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有效途徑。因此,在起草文稿的過程中,就要求撰稿人員要跳出人云亦云的圈子,一方面要堅決落實上級的剛性要求,另一方面要盡量減少大而化之的內容復述,強調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制定符合本地經濟發展的思路,在具體化、項目化、特色化上下功夫。
二、搞好文稿創新與保持工作連續性的結合
一是用高標準引領文稿創新。為使綜合文稿篇篇有新意,撰稿人要及時了解上級的最新部署要求,領會領導的工作意圖,把握外界的發展形勢,及時做好搜集、整理、細化工作,運用新語言,創造新結構,體現新觀點。二是用系統論指導創新。著力推進漸進式創新,將一個年度或一個發展周期內的綜合文稿作為一個系統整體,每次寫作時有的放矢地突出某個方面的創新重點。以經濟工作和項目建設為例,一年之內要召開多次推進會議,或部署、或交流、或督查、或點評,那么文稿強調的重點就要不斷調整、不斷出新。三是憑過硬的素質保證創新。為提升撰稿人員的綜合寫作技能,撰稿人員要在學習、調研、交流、研討上下功夫,注重對上級的思想和外地優秀文稿的研究、分析,對好的結構和語言及時收集記錄。同時,注重處理好創新與保持工作連續性的關系,在綜合文稿中要始終突出科學發展觀,對以工強市、項目建設、環境保護、新農村建設、城市化等重點工作,濃墨重彩、不厭其煩地反復要求。但每一次要求,都因時因勢而宜,選擇不同角度,調整筆墨輕重,使得綜合文稿之間既有機銜接,又不斷創新,從而更好地指導面上的工作。
三、搞好領導要求和提高升華的結合
綜合文稿尤其是領導講話稿的定位是為領導的工作和決策服務,在撰寫過程中必須充分體現領導的意圖和要求,做到與領導思維同步、思路同軌。這就要求撰稿人員在擬制文稿的過程中,要始終把領導的要求作為核心和靈魂,既要在起草之前向領導當面詢問,真正吃準領導的意圖、觀點和思路,又要做有心人,在領導講話、調研等各種公務活動過程中,注意留心、搜集、整理,盡可能切準領導的思想脈搏。同時,撰稿人員要努力當好參謀助手,善于“關起門來當領導”,搞好文稿的提高升華,對領導的要求進行歸納、整理、提煉,并加以適當的豐富和發揮,以形成內容充實、形式完整的文章,從而更好地體現領導的講話意圖,更好地發揮以文輔政的職責。為找準這個結合點,撰稿人員須在前、中、后三個環節上下功夫。所謂前,就是在領導決策和部署之前,就開展調查研究、聽取意見、收集情況等工作,積累第一手資料;所謂中,就是多參加領導的各種活動,并做好記錄,及時歸納總結;所謂后,就是在領導決策部署之后,要繼續深入了解貫徹落實中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