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文書寫作要求
(2)搜集資料的途徑和方法
課題研究工作的資料有兩個來源:一是直接資料,一是間接資料。
幾種搜集間接資料的方法:
第一、檢索圖書、期刊目錄;
第二、查閱索引;
第三、使用工具書;
第四、查找文摘;
第五、搜索網頁。
(3)資料的記錄和整理
記錄資料的方法有做卡片、記筆記、剪貼資料、復印、電腦掃描、下載復制等。資料的整理工作主要是分類、篩選、鑒別、比較、提煉和綜合歸納。
4.學術論文的撰寫
(1)擬定寫作提綱
提綱能幫助學術論文作者理清思路,樹立全局觀念,它是學術論文的設計圖,體現的是學術論文寫作的基本構思和文章的骨架,起著安排材料、形成學術論文結構的作用。
一般來說,一篇學術論文的提綱應包括下列項目:
論文的題目
論文的基本論點
論文的內容提要
大的部分或大的層次的要點
段的要點
段內層次的意思
材料
。2)學術論文的基本構成要素
緒論
緒論,又稱前言、引言、引論、導言、緣由等。它是學術論文正文的起始部分,這一部分的寫作一般
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1說明課題研究的目的、理由和意義。
○2提出問題,表明作者的見解和觀點。
○3說明作者論證時將要使用的方法。
○4概括介紹論文的內容或提示論文的結論。
○5對課題研究狀況的簡要回顧。
本論
本論是學術論文的主體,作者的研究成果要在這一部分里進行詳細闡述,學術論文的全部觀點和材料、分析和論證都將在這一部分里體現出來,因此,學術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具體體現作者學術水平的部分,要全力將這一部分寫好。
學術論文的主體部分一般包括下列內容:
○1立論及其依據。
○2理論分析,對調查、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和計算結果的比較。
○3圖、表的分析、說明。
○4論證方法與步驟,實驗設施與實驗方法。
結論
結論,是學術論文正文的最后部分,是圍繞本論所作的結語,是文章的結尾。一般來說,結論部分可以寫下列內容:
○1作者對課題研究得出的答案,或者是對文章主旨的強調。
○2作者對課題提出的探討性意見。
○3作者對課題研究尚未解決的問題提出某種設想,或對與本文有關系的其它課題作出必要的交代。
。3)學術論文的邏輯結構
學術論文作為論說文的一種,基本上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來進行文章的邏輯結構的,但在具體的結構形式上并沒有一定之規,常見的結構形式有以下幾種:總分式、分總式、總分總式、散述式、推進式。上述結構形式是指學術論文整體的結構形態,學術論文的本論部分,篇幅較長,內容最重要,其觀點和材料的安排必須是有序的、嚴密的和有邏輯性的,因此本論部分的邏輯結構一般采用下列三種形式:并列式、遞進式、混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