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書的特點與作用
一、經濟文書的特點
(一)實用性
實用,是經濟文書的價值取向。任何經濟文書都不是一般的有感而發,而是為事而怍,力求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具體來說,它的實用價值體現在:
1.能夠反映經濟建設中的新動態、新情況、新經驗、新問題,并認真地加以剖析研究,從而探索和發現經濟活動的發展規律,為制定經濟方針、政策,做出決策。制定計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2.針對現代經濟管理活動中的各種實際問題,適時地做出決策、指令、通報和說明。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使管理活動能夠沿著北確的軌道止常運行,促進現代化的經濟管理。
3.能夠梳理適合我國國情,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新經濟形式、反映其發展與優化的過程,對經濟改革做正確的導向。
對經濟文書來說,如果能實實在在解決—些實際問題,就 —定會對經濟工作有指導意義,也就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二)真實性
經濟文書是反映經濟活動規律,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它應當從實際出發,原原本本反映客觀事物的真實面貌,傳遞準確無誤的信息。經濟文書不能像文學作品那樣可以進行藝術虛構,它必須實事求是,事必有據,反對歪曲事實,亂擰角度,弄虛作假,夸大其辭。具體來說,要做到這樣幾個方面:
1.所反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背景、過程、細節等都符合事實的本來面目,不摻假、不夸張、不走樣。
2.引用各種資料、統計數據要準確無誤。對一些重要數據,必須反復核實測算,不能出絲毫差錯。
3.要反映客觀事實本身的邏輯關系,揭示客觀經濟規律,不能片面強調求真,就去純客觀地“有聞必錄”。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現象不見本質,只見偶然否定必然。
(三)效益性
經濟活動與其他活動相比的一個根本區別就在于它必須講求經濟效益。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經濟文書是直接反映、影響與作用于經濟活動的,就必然與經濟效益發生不解之緣。這就要求經濟文書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與經濟效益掛鉤,為提高經濟效益服務。如市場調查報告要為解決企業產品適銷對路服務;經濟合同要為企業的切身經濟利益著想;審計報告要著眼于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檢查與評估:決策方案報告要考慮提出經濟效益好的最佳方案;商品廣告要以推銷商品和勞務達到盈利為目的:……總之,經濟效益是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提高經濟效益是所有經濟管理活動的根本目標,也是經濟文書寫作的終極目的。因此,經濟文書在寫作中必須牢固地樹立效益觀念,注重對經濟活動中影響經濟效益諸因素的分析,注重提供有助于提高經濟效益的切實可行的措施與方案,保證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行,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