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格式國家標準新議
為了配合《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 (以下簡稱新《條例》)的實施,《黨政機關公文格式》 (cb/t9704-,以下簡稱新《格式》)于XX年6月29日發布,7月1日實施。新《格式》實施至今已一年多了,在這期間,筆者通過反復學習、剖析,并在公文處理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思考,擬就新《格式》的特點、存在問題,目前我國公文格式的現狀,以及公文格式通用國家標準實現路徑等發表看法。
一、新《格式》新特點新變化
制定出臺新《條例》的目的,是推進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其中規范化主要體現在公文格式方面。新《格式》按照統一規范的指導原則,與黨政機關公文舊格式比較,有以下明顯的特點和變化。
(一)統一規范有新突破
1.統一了黨政機關公文用紙幅面規格。XX年7月1日起,由原來黨政機關公文用紙a4型、16k型、b5型并存到從中央至鄉(鎮)黨委和政府統一使用國際標準a4型紙張印制公文,解決了幾十年公文用紙不統一的問題。
2.統一了公文格式三大部分及各要素的名稱。如將舊《格式》中的“眉首”部分統一改稱為“版頭”部分;統一了公文格式18個要素的名稱,如將原黨的機關的“版頭”、行政機關的“發文機關標識”統一改稱為“發文機關標志”,并規定為行文機關名稱之后加“文件”和不加“文件”兩種形式;將原黨的機關行文中的印發傳達范圍統一為“附注”等。
3.統一了公文格式各要素編排標注的位置。如將公文份號的位數及字體顏色統一為6位阿拉伯數字及黑色字體,在公文版心左上角第1行頂格標注;將原行政機關公文中的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這兩個格式要素,由標注在公文首頁版心右上角調整為編排標注在公文首頁版心左上角,等等。
4.統一了公文發文機關署名。新《格式》規定,加蓋印章或不加蓋印章的公文,都要編排標注發文機關署名;同時對黨政機關聯合上行文時發文機關署名標注的位置統一為從左到右編排。
5.統一了公文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數字標注。這解決了公文發文字號中的年份、公文內容中出現的年月日以及公文印發日期皆用阿拉伯數字書寫的一致性問題。
6.統一規定發文機關標志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的距離為35mm;聯合行文,多人簽發公文時每行排兩個姓名;多行公文標題采用梯形或菱形排列標印,等等。
(二)調整變化靈活有度
1.調整了標準的名稱和適用范圍。標準的名稱從《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 (cb/t9704-1999,以下簡稱舊《格式》)調整為《黨政機關公文格式》,首次將適用范圍擴大到黨的機關和行政機關。
2.調整了標準的總體結構,充實了7個公文式樣圖示。
3.調整了公文用紙技術指標,公文用紙技術指標要求達到五項。
4.調整了公文印刷裝訂要求。
(三)與時俱進有增有減
1.增加了“附件說明”“發文機關署名”(原行政機關行文不署名)和“頁碼”公文格式要素。
2.增加了簽發人職務、簽名章和成文日期的編排要求。
3.取消了原黨的機關行文時版頭為發文機關名稱或規范化簡稱后加圓括號內標注文種的版式。
4.取消了原黨的機關行文時版記中最后一條分隔線下標注的公文印刷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