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辦公室工作會議培訓材料
怎樣寫領導講話稿?
分清講話情景,區別文稿之“類”。講話稿是機關文稿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文體,它形式多樣,按用途分,大致可以分為這么幾類:一類是用于布置工作的講話。如黨建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以及政法、教育等各類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其內容就是就某一階段的工作進行部署,提出目標任務和措施要求。一類是用于總結工作、表彰先進的講話。如年度總結會議、某項活動總結會議和各種表彰會、慶功會上的講話。其內容是回顧工作、總結經驗、激勵先進,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一類是例會上的講話。如黨代會及其全委會上的工作報告、人代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和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政協會工作報告等。其內容是向與會代表報告前階段工作情況,提出下一階段工作意見。一類是應景式的講話。大都為應對某個重大活動或重要儀式所做,如重要節日紀念大會上的講話、重要慶典儀式和集會上的講話,一般是闡述某一重大事件的意義和作用,給人以某種啟示和激勵,帶有較強的鼓動性和號召性。
貼近領導意圖,領會文稿之“神”。在沒有領會領導意圖的情況下,文秘人員所寫出來的領導講話稿,一般是不會使領導滿意的。要準確地把握、領會領導的意圖,起草領導講話稿的文秘人員必須及時地把握本地或本部門近期的工作部署和工作重點,因為領導的講話或多或少地與之相關,必須及時地掌握最近領導所關心的問題,觀察領導的“興奮點”和“關注點”,同時要及時了解上級的行政公文和會議精神,掌握全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每個事情的新情況、新問題。總之,領導講話稿的文秘人員要積極主動地與領導溝通,努力使自己的認識和思路貼近領導,豐富和完善領導的觀點。
精心謀篇布局,構建文稿之“骨”。以內容定結構。當文秘人員接到起草任務時,首先要考慮清楚的是:這篇講話稿的主題是什么?根據主題,要寫那些內容?大致講幾個什么問題?考慮清楚之后再進行結構設計。也就是說,內容是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容決定結構,而不是結構決定內容,結構是為內容服務的。不固守“模式”。因為這類講話稿的結構不需要也不應該有某種“模式”,一旦形成某種“模式”,就造成結構雷同,顯得呆板僵化了。合理安排段落和層次。段落是文稿的基本組成單位,是為劃分層次服務的。層次分明,就能使文章脈絡清楚,便于聽眾理解。怎么才能使層次分明呢?就是哪個問題先講哪個問題后講,要按邏輯關系、輕重緩急來進行的,不能錯亂、不能顛倒。結構是提綱的基礎,結構設計基本完成之后,要通過列提綱進行細化、技巧化固定下來,以便寫作時有所遵循!澳サ恫徽`砍柴工”,制作一份合理、完整的寫作提綱,文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制作提綱益處有三:一是提綱經領導同意后,文稿成功率一般都比較高,避免文稿完成后“傷筋動骨”的修改;二是按提綱寫作,可以避免寫作時信馬由韁、脫離主題、層次混亂、前后矛盾的問題;三是一篇講話稿由幾個人合作完成的情況下,提綱可以起到制約和協調的作用,避免寫作時出現沖突和重復現象?傊,提綱的制作循著“主題→一級標題→二級標題→內容安排”的順序進行,就像上下級的關系一樣,順著看是一級“領導”一級,倒著看是一級對一級負責。
突出領導特色,彰顯文稿之“風”。領導講話稿的寫作是為領導服務的,如果文秘人員花了很大的力氣,寫出了一些領導不想講、不愿講的話,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文秘人員如何才能寫出領導想講、愿講的文稿呢?一是要考慮領導的身份。身份不同,講話的格調、分量也不同。二是要考慮領導講話的分寸。領導講話中對某個問題、某項要求,講到什么程度,都是要仔細琢磨的。有時需要點到為止,有時需要疾風驟雨;有時需要直來直去,有時需要深入淺出。這往往要看領導的處事方式和特點、客觀問題的重要程度。三是要考慮領導講話的特色。有的領導講話喜歡理論色彩濃一點,有的領導喜歡就事論事;有的領導喜歡詳盡具體,有的領導喜歡簡明扼要;有的領導喜歡文稿寫得詳細一點,有的領導喜歡把文稿寫得簡略一點,講話時自由發揮空間大一些。這都需要文秘人員在實踐中對領導的了解和熟悉。
怎樣寫工作總結?
寫好總結,前提在于廣泛收集資料。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積累翔實的資料,要寫出較高質量的文稿是無水之源、無本之木。信息渠道要“廣”。寫材料要注意平時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簡報、報表。收集材料要拓寬信息渠道,如:實地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聽取群眾意見,收集社會反映;查閱有關綜合部門的動態分析材料;注意掌握領導同志對工作情況的分析和對工作成效的評價,尤其是分管某項工作的領導,他所掌握的情況更詳細,看法更具帶有權威性。只有多渠道了解情況,才能使材料全面、具體、豐富。任何材料都不會顯得多余,有的材料看起來不重要,寫作時說不定會用到它。事實數據要“準”。實事求是地反映工作,是起草工作總結的起碼要求。常說統計數據要注意打假防假,其實對工作總結也要注意打假防假,因為工作總結也要反映政績,如果搞假數字、假典型、假經驗,同樣會危害很大,不僅使自己的工作情況和效果失真,更有害的是使上級部門對該地區該部門的工作評價失真了,甚至會給領導決策提供錯誤依據。所以一定要十分注重材料的真實可靠性,對重要的材料要認真核實,尤其在需要列舉典型事例時,要搞清這個典型是否真有那么好,能不能站得住腳,寫上去人家服不服氣,工作總結列舉數據一定要真實、準確。綜合分析要“精”。對來自各方面的材料、信息要進行綜合分析,從總體上、宏觀上把握事物發展的態勢和特征,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上一級的工作總結,畢竟不是下一級工作總結的簡單相加,而要從中找出帶有共性、規律性的東西,由此體現出全局工作的總體面貌。沒有綜合分析,整篇材料就成了沒有“主帥”的“散兵游勇”,變成簡單的情況羅列,這樣的工作總結是不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