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黨委書記申報材料
紫云鎮在馮援召同志的帶領下,充分利煤焦化循環經濟產業園,引進關聯度高的焦化、陶瓷等企業,充分的利用煤炭,發展循環經濟。
(三)創新土地流轉模式
紫云鎮作為山區鄉鎮,人多地少,如何在土地流轉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一直是鎮黨委關注的問題。近年來以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土地流轉。
一是園區化經營。紫云鎮圍繞煤焦化園區發展,認真開展好土地流轉,在符合國家土地利用政策的前提下對土地實行集中流轉,以合法的手續取得土地的使用權,將土地集中到煤焦化園區,為煤焦化園區發展提供用地支持。園區的發展帶動了該鎮工業經濟的發展,并促進了當地群眾發展運輸,餐飲等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有效的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切實增加了群眾的收入。
二是產業化經營。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引導生產深化加工、配套服務功能的作用,通過合法、有序的方式,切實搞好產業化經營。
三是反租承包。由鎮政府出面,各村兩委牽頭,把農戶分散的土地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集中在一起,取得土地的使用權,把這些土地承包給大戶統一種植。同時,給予統一的技術指導、物資供應,以及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全面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
四是租賃經營。積極引導和鼓勵以開展大戶種植形式,開展土地流轉試點,引導楊灣、孟溝、黃南等行政村的一些有眼光的村民,利用部分群眾外出打工、土地無人經營的狀況,采用租賃的方式,取得土地的使用權,開展適度規模的集中經營。
五是有償拍賣。把荒山、灘涂等通過有償拍賣的形式,承包給大戶經營,收到明顯的效果,土地產值明顯提高。紫云鎮通過有償拍賣,處理荒山、灘涂1萬余畝,群眾增收500余萬元。
六是家庭自由聯合。農戶在自愿的原則進行戶與戶自由組合,通過合地生產,利益共享的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統一經營,提高土地經濟效益,增加收入。
馮援召同志在紫云鎮工作的十余年期間,兢兢業業,為紫云鎮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其工作業績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通過其領導風格,領導作風,人格魅力在干部職工和人民群眾中樹立了威信,贏得了機關干部和廣大人民的擁護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