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所所長個人述職述廉報告
二、建設服務型工商所,通過提高工作效能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一)、把握寬嚴相濟的市場準入原則增加轄區經濟總量。
個體工商戶是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解決就業,方便群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有重要作用。為了增加非公經濟的總量,活躍繁榮市場經濟,所深化三滿意內涵,不斷提高服務效率,推行“三無四要”服務,“三無”即無推諉拖延,無刁難刻薄,無冷言冷語,“四要”即人要精神,物要整潔,說話要和氣,辦事要公道,要求受理人員對該辦的事不拖,能辦的事不等,難辦的事不推,在接待群眾時“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 明確了“不讓工作職能在我的崗位上削弱,不讓辦事群眾在我的接待中冷落,不讓不文明行為在我的身上出現,不讓工商機關形象因我而受到損害”的“四不讓”工作目標。為此,所以“三化”為標準對綜合服務大廳進行了升級改造,著力擦亮為創業人士服務的窗口形象。
一是標準化。實行所有對外服務類業務“一體化”受理,將原來分散的食品流通許可、消費糾紛投訴、企業年檢和個體登記受理統一集中在大廳,并按省局的標識規范制作指示吊牌,方便辦事群眾快捷的找到受理窗口;實行工商登記事務公開,將收費標準及依據、辦事指南等制作成立牌對外公示,并對各項工作進行了操作標準的分類細化,在執行中只允許“規定動作”,禁止“自由動作”,從而提高登記效率和做到同一事項服務無差別化。
二是溫情化。為了在繁忙中不冷落群眾,在窗口設置了內容為“您好、請坐、請喝水”,“您走好,請提寶貴意見”的問候語標牌;為了讓急于辦事的群眾在排隊等待時不焦躁,將90%的綠化費集中用于大廳內鮮花、綠色植物和魚缸的擺放,讓群眾在植物綠色的“靜”和金魚優雅的“動”中消除緊張和焦慮感。
三是滿意化。為了讓“創先爭優”和爭創“三滿意”活動深入人心,在大廳設置了“黨員示范崗”,懸掛了“熱情服務溫暖人心,優質高效創造價值”和 “創先爭優,讓群眾滿意”的標語,明確一切形式上活動的目的和檢驗標準都是為了讓人民群眾滿意,要求登記人員換位思考,做到“我心似君心,但求滿意歸”。
通過一系列積極的服務措施,所上半年共新增市場主體332戶,同比增長19%,環比增長3%,新增就業崗位1000余個,吸納社會投資1000余萬元。
(二)、采取科學靈活的便利措施為企業發展服務
年檢是企業必經的一道程序,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融資、資質升級、重大業務合同的簽訂等。因此,所重點在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年檢服務上創先爭優,創新“四舉措”體現創先爭優內涵。一是制定了企業分時分類分批年檢方案,通過電話、短信、電子郵件等方式通知不同類型企業分時段參加年檢,將年檢工作量細化分解到每月、每周,避免企業年檢扎推現象。同時,簡化內部審批流程,同一崗位均有兩個業務熟練備用人員,堅決杜絕讓企業“明天來”現象。二是對XX年度新辦企業在領取年檢密碼時一次性詳細告知網上年檢流程和須知,對在操作過程中有疑難問題的進行在線解答,極大的提高了新辦企業參檢的熱情和一次通過預審率。三是將企業年檢與換照、變更登記同步聯動跟進,對企業年檢中凡涉及需要換照或變更、備案登記事項的,按照《企業年檢涉及變更登記事項辦理工作程序》執行,并利用《企業年檢涉及變更登記事項辦理通知單》溝通信息,從而有力的督促了登記事項實際已變動企業及時進行變更登記,防止復雜民事糾紛出現,減少企業將來訟爭煩累。四是根據XX年度區局查辦的登記違法行為類型進行梳理,在對受處罰企業違法行為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基礎上設計了內容不同的行政指導意見書,對參檢企業進行分類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