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領導干部述廉報告
(二)用權要嚴,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
從全國來看,多名高級領導干部蛻變為一個政治上與黨離心離德,經濟上貪得無厭,生活上腐化墮落的腐敗分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放松了世界觀改造,背棄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出現嚴重偏差,放縱私欲,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為個人及其家屬子女謀取私利的工具。因此作為領導干部,如果象田鳳山、李嘉廷、劉方仁等等腐敗分子一樣,一但權力觀、利益觀、地位觀發生了傾斜,隨之而生的就是與民爭利,以權謀私,奢侈揮霍;突出自己,好大喜功,謀人不謀事;盲目攀比,不甘于奉獻,最終成為黨和國家的蛀()蟲,人民的公敵,走向自我毀滅。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員應當具備的人生觀。堅持黨的根本宗旨,是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和地位觀的重要基礎,是真正解決好為誰掌權、怎樣用權等問題的根本途徑。因此作為領導干部要把執政為民落實在行動上,用權出公心,符合民心,懂得權力與責任的關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最高標準,知職圖進,知責思為,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做到“位尊不忘公仆心,權重不移為民志”,絕不能把手里的權力私有化、商品化;絕不能把權力當作個人撈取好處的資本,搞權力“尋租”;絕不能濫用權力,欺壓群眾,做官當老爺。領導干部一定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保持高度警惕,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惕性,自覺維護權力的尊嚴;以做不好就寢食難安的責任心,思進創新,有所作為,為民謀利益。要對利益問題保持健康心態和正確標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明志,拋開名韁利索的束縛;決不為個人的蝸角虛名、蠅頭小利而喪失黨的原則,喪失自我義務。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樹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利益觀。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用自己的模范實踐回答好“參加革命為什么、現在當干部應該做什么、將來身后留點什么”的問題,經提起誘惑,守得住清貧,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三)自律要嚴,克己奉公,率先垂范。
“物必自腐,而后蟲生”。掌握這哲理,對于領導干部增強黨性修養,嚴格自律,十分重要。自律是黨性修養的一種境界,也是以德從政的基本途徑。品德是通過修養和實踐形成的,程維高、李嘉廷、王懷忠等就是缺乏應有的自我約束力,交友過濫,對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邊的人管教不嚴;不能正確處理好“社交圈”、“生活圈”、“娛樂圈”的關系,不能保持平靜的心態,不甘于平淡的生活,剛愎自用、驕橫跋扈,缺乏做人的品德,才從一名高級領導干部墮落成為嚴重的腐敗分子,淪為國家、歷史和人民的罪人。因此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只有處處明于自察,時時自覺追究,事事嚴于律已,才能保住思想道德的純潔。
作為領導干部要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道德自律要求來約束自己,恪守政德。要嚴于自重,塑好自己的形象,勤奮工作,不辱使命。既不驕奢跋扈,又不妄自菲薄。蛻變往往是一個由偶然的量變到必然的質變的過程。作為領導干部,要慎始、慎獨、慎微、慎終,把握住第一次,處理好生活小節,不僅要自覺接受各個方面的監督,更要注意加強自我約束。要自身過硬,千萬不能邁出錯誤的第一步。在沒有監督的環境里,要善于克制不良行為的發生。另外,交往要慎重,交往過濫必定拿原則作交易。經常“三省吾身”,防微杜漸,警鐘長鳴。時時以黨紀國法告誡自己,用黨性原則要求自己,汲取反面典型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為戒,避免重蹈覆轍。以黨的領導干部的優秀代表汪洋湖、鄭培民和臧金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們為黨的事業,嚴以律己,不徇私情,一身正氣、甘于奉獻的精神,以他們的高尚精神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奮發進取。只有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嚴格執行鐵的紀律,克己奉公,率先垂范,清正廉潔,才能贏得民心,樹立威望,做到“公生明、廉生威”,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和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