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諭性公文的通報及范例
(二)批評通報
批評通報是針對某一錯誤事實或某一有代表性的錯誤傾向而發布的通報,有針砭、糾正、懲戒的作用。它可以是針對某一個人所犯的錯誤事實而發,如《省教育委員會關于縣鄉教育組長王挪用教育經費私建住宅的通報》;也可以針對某一部門、單位的不良現象而發,如《國務院關于一份國務院文件周轉情況的通報》;還可以針對普遍存在的某種問題而發,如《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報 (立即剎住用公款請客送禮、吃請受禮的歪風)》。
批評通報也分為四個部分。
1.錯誤事實或現象
如果是對個人的錯誤進行處理的通報,這部分要寫明犯錯誤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所在單位、職務等,然后是對錯誤事實的敘述,要寫得簡明扼要、完整清晰。
如果是對部門、單位的不良現象進行通報,這部分將要占較大的篇幅,如《國務院關于一份國務院文件周轉情況的通報》,將廣東省政府用七十天時間才將國務院一份文件轉發下去,而廣州市政府又用了一百多天才將這份文件轉發到各個區縣的情況,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敘述,占全文篇幅的一多半。
如果是針對普遍存在的某一問題進行通報,這部分要從不同地方、不同單位的許多同類事實中,選擇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進行綜合敘述,如《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報 (立即剎住用公款請客送禮、吃請受禮的歪風)》,綜合敘述了上海、長沙若干單位請客送禮、吃請受禮的事實,列舉了大量的統計數字。
2.錯誤性質或違害性的分析
處理單一錯誤事實的通報,這部分要對錯誤的性質、違害進行分析,一般都寫得比較簡短。
對綜合性的不良現象或問題進行通報,這部分的分析性文字可能要復雜一些,例如下面這段文字:
用公款請客送禮、吃請受禮的歪風,是與黨的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優良傳統和正在開展的增產節約、增收節支活動背道而馳的。它不僅大量浪費國家資財,影響經濟建設,而且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聲譽,敗壞黨風和社會風氣,發展下去,勢必會腐蝕和葬送一批黨員干部。對此,黨中央、國務院、中央紀委曾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為什么這股歪風屢禁不止、反復發作以至會愈演愈烈呢?重要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們有些黨組織,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對此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沒有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危害性,思想認識上沒有解決問題,所以,或糾而不力,或根本沒有認真糾正,因而不能根除;另一方面,是由于在這個問題上執紀不嚴,違紀未究,或者時緊時松,致使一些人認為這方面的規定不過是表面文章,沒有什么約束力,任你三令五申、吃喝我自為之,看你可奈我何?因此,中央紀委認為,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再多說什么,而是要堅決執行黨中央、國務院、中央紀委已有的規定,并對違犯者嚴格執紀。
對請客送禮、吃請受禮的性質和原因,分析得全面、深刻,為下文提出糾正措施打下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