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在保持先進性教育事跡報告會講話上的講話
不同群體的利益。這是因為集體和個人之間既存在著共同利益,又有著各自特殊的具體利益要求。
為此,一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二是要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正確處理
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增強主人翁意識和社會
責任感。三是要特別關心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把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生
產生活問題提高到增強黨的執政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十六屆四中全會《決
定》強調,要“高度重視和關心欠發達地區、比較困難的行業和群眾。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團結互助
、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形成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我們應采取切實措施,做好下崗
失業工人的就業再就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低保“等工作;做好農村的扶貧工作
,縮小城鄉差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努力為困難群眾編織一個可靠的“安全網”。盡快建立健全
社會協調機制,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自覺維護安定團結。
2、建設和諧新樂,要有一個政通人和,穩定有序的社會形勢。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使許多社
會深層次矛盾逐步顯露出來,諸如土地征用、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等項工作引發的群眾信訪不斷攀
升,特別是土地征用引發信訪量大幅度上升。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依法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
問題,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已成為我們市委建立穩定、有序、和諧的社會秩序的一項重要政
治任務。信訪是我國特有的人民群眾反映問題的主渠道,加強和改進新時期的信訪工作,是我們立
黨執政的重要保證。做好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必須善于把解決突出問題與全面推進工作結合起來
,把抓好當務之急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把教育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與切
實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結合起來,尤其要解決好上訪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要從思想上
重視,把做好信訪工作作為實踐執政為民、密切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重要任務來落實,變被動接受
來信來訪、消極應付來信來訪為自覺主動地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做深、做細、做實群眾工作
,凝聚人心、理順情緒、化解矛盾;要建立重大決策的群眾聽證會制度,疏通廣大群眾表達意愿、
意見、要求的渠道;要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調解等方法,依法
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信訪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處理和解決信訪問
題不力導致矛盾激化的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要牢固樹立信訪工作一盤棋的思想,加強部門與部
門之間、部門與鄉鎮之間、鄉鎮與鄉鎮之間的溝通與聯系,搞好配合與協作,逐步形成統籌兼顧、
標本兼治的大信訪工作格局。所有領導干部都要加強對信訪工作的領導,并親自解決信訪難題,堅
持常年接訪、定期約訪制度,真正把解決和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擺到突出位置上。
3、建設和諧新樂,要有一個解決問題,積極改革的創業氣勢。一個地方的黨委和政府能否維護
社會的穩定和諧,能否構建起和諧社會,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是否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社會穩定機制
,是否能果斷處理突發事件。這幾年以來,由各種社會矛盾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不僅數量增加、規模
擴大,而且有的群體性事件組織化傾向明顯。此外,由于經濟利益驅動造成的人與自然的緊張關系
,也引發了一些意外事故。這些問題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了全市的社會安定,對我們基層黨委和政
府的危機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讓那些群眾關注的突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不
僅會嚴重降低黨和政府的威信,也會給群眾和社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進一步提高黨和政府的危
機管理能力,及時、有效地處理各種應急事件,是增強黨的執政能力構建和諧新樂必須解決的重要
課題。為此,對于群體性事件要堅持依法辦事、按照政策辦事,既要依法維護群眾的正當權益,又
要堅決維護社會穩定。要建立健全處理群體性事件的協調機制,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的合
力。要不斷加強對新形勢下各類群體性事件形成規律的研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采取有效措
施,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對于各種犯罪活動、各類社會丑惡現象,要嚴厲打擊。要充分發揮司
法等專門機關懲治犯罪、維護穩定的職能作用,不斷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制。
三、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諧新樂的要求
要提高我們的執政能力實現全面構建和諧新樂的目標,對我們黨員干部,我在這里提兩點要求
。
第一,要求黨員干部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1、判斷是非的能力。黨員干部應該具備正確認識和判斷形勢的能力,善于把握事物發展的方向
,抓住機遇,解決各種重大而迫切的問題。應具備從全局觀察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做到未雨綢繆,
防患于未然。還要有堅定的經濟的能力。發展是硬道理,也是檢驗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重要參數。所有黨員干部
都應該具備發展一方經濟的能力,善于學習和把握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和運行特點,自覺運用市場
經濟的規則和要求規范經濟行為,不憑長官意志制定規劃和措施;善于捕捉市場信息、應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