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企業報紙的心得體會
我們做企業報紙是比較幸運的,黨委對我們的工作非常支持。黨委書記金繼前多次在各種會議上要求基層部門和車間一把手要支持輿論宣傳工作,鼓勵我們要敢于找問題,大膽揭蓋子,主動挑毛病。金繼前書記對我們說,我就是你們的堅強后盾,在找問題的時候出了問題我來負責。什么人找你們的麻煩,讓他來直接找我好了。有了黨委書記這樣的表態,我們工作就很好開展了。
一些同志可能認為輿論宣傳工作是一個虛無的工作,用我們的當地話來講叫做“裹空”。對于這個問題怎么看?我認為,文化生產力或稱精神生產力具有其精神生產的獨特性,它是社會意識、社會心理、社會關系等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識形態特征。隨著大眾傳播媒介的高速發展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包括電視傳播、文藝演出、書報刊出版等在內的文化生產,已成為現代化大生產的一部分。作為文化生產的企業內部報刊出版,不管是否有流通、交換、消費等基本環節,不管是否參與了市場條件下經濟運作的全部過程,它都或多或少地直接參與了企業競爭尤其是文化競爭。同時,企業內刊的工作人員作為文化生產者,他們的勞動也應當被視為創造價值的勞動。某種意義上說,作為企業文化建設有效平臺的企業內部報刊,也是企業競爭尤其是文化競爭的直接參與者。
2:企業報紙與企業文化
企業報紙做為表達企業成就的一種載體應運而生,發揮著記錄企業發展點滴、承載企業文化的功能。但不可忽視的是,由于缺乏前瞻性的思考或沉迷自我欣賞,眾多的企業報紙逐步發展成為形式主義、歌功頌德的官樣文章,報紙的版面上充斥著領導的“講話”,卻看不到企業文化的內核。
有些企業報紙偏重于做企業文化的表面文章,喊一喊口號,寫上幾篇歌功頌德的和企業文化相關的文章,似乎就是在做企業文化工作,企業文化就上了一個新臺階。其實企業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層面,而企業文化的制度層面,行為層面,物質層面都是精神層面的外部沿展。這些層面都是精神層面的表現形式,因此無論組織企業文化活動,還是辦企業報紙都要始終堅持企業文化精神層面這個核心。企業報刊應當被視為文化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報紙的建設應具有戰略性。對一個企業來說,優秀企業文化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企業長期建設的結果,作為為企業文化服務的企業報紙,它的戰略是根據企業文化的長期建設戰略而制定,因此也具備企業文化戰略的一些特點,比如長期性、連貫性等等。現在有少數企業報紙并不能站在戰略的高度去建設企業報紙,策劃的很多選題和活動都是具有短期功利性的。
正確的方法是根據企業文化戰略制定企業報紙的長期戰略,根據戰略就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做什么專題,什么時候什么專題不可做,每一期報紙之間都有一個連貫性和發展性的內在因素在里面,保持辦刊的長期性和連貫性。我們始終要讓自己站到企業文化戰略的高度上去衡量,去觀察,去思考。
企業報紙的建設和發展在每個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表現,企業文化是長期提煉的結果,這個結果的形成也是企業報紙長期有計劃、有階段、有層次長期服務的結果。在企業文化形成階段,企業報紙就要用正確的思想去引導,去武裝、去強化,去訓導教育,讓企業的每一個員工大腦中建立這個概念、這個意識。在企業文化發展階段,企業報紙就要去貫徹、去落實,去鞏固,讓企業文化不斷完善和持續改進。企業報紙在企業文化戰略的不同發展階段的任務和工作重點都是不一樣的。
企業報紙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既可以傳播企業積極的人和事,也可以將消極的人和事提出來用以警醒,可以說,報紙是保證企業文化是否能夠健康引領員工思想的關鍵。但是企業文化是錯綜復雜的,既有主流的文化,也有非主流文化,例如一些企業,所有的員工都是在嚴格的規定下執行好任務是主流文化;一些企業,鼓勵員工的靈感發揮和積極創新是主流文化。對企業主流文化的把握和表現通常是企業報紙編輯內容的出發點。
打造多元文化共舞的平臺是報紙的首要職責,報紙需要把員工在工作中創造出的好的技巧、成功的工作模式、好的思想等都載入。為企業員工開辟表達自己聲音的空間,是企業報紙完成企業文化塑造功能的任務的好方法,不僅能提高員工參與度,更能形成一種更為和諧的環境。
3:我們如何去辦好企業的報紙
我們的報紙等傳播媒體與員工群眾有著血肉聯系。它既是上級集團公司黨組的耳目喉舌,又是員工群眾的耳目喉舌;它既能夠廣泛地反映員工群眾的意見、呼聲、意志、愿望,又能直接影響員工群眾的思想、行動和政治方向;它既是員工群眾的知心朋友,又被員工群眾視為可依賴的老師。我們的記者編輯要接觸企業和員工群眾,同各個層次人打交道,如果不具備記者編輯應有的素質,不僅難以完成采訪任務,也會損害報紙在員工群眾中的形象,甚至會直接影響上級集團公司黨組在員工群眾中的決策權威。
我們記者應該具備哪些必要的素質?
一、政治素質
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企業,熱愛員工,是個立場問題,也是個感情問題。記者編輯和通訊員寫稿,不是有聞必錄。能不能報道,什么時候報道,采取什么形式報道,都要考慮是否有利于國家,有利于企業,有利于員工群眾。一個對國家、對企業、對員工缺乏深厚感情的人,是不可能寫出員工群眾喜愛的新聞作品的。一名新聞工作者應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做到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千方百計地去完成采寫任務。像鄒韜奮、范長江、鄧拓等很多名記者,都為我們做出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