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考考生談學習心得體會
找對方法把握節奏
盧帥 畢業學校:東北師大附中 高考分數:614分 報考院校:香港大學
高三就像透著陽光的霧靄,讓我向往著光明卻又在四散的霧氣中迷茫。或許只有走過高三,才能從容品嘗它的香醇。在欣喜與苦悶交錯的一年里,我所收獲的不僅是教科書上的知識,更是懂得一種人生的意義。我認為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學習節奏,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小學時,我就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喜歡在課后讀一些數理方面的兒童讀物。慢慢地,就培養了我的數學思維,為我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出于興趣,我也學習了鋼琴和電子琴,雖然現在已經不太記得了,但在學琴過程中養成的良好心態一直影響著我。
初中的學習就像學騎自行車,一開始總有老師或父母在身后扶著你,只要向前騎就可以了。但到了高中則主要依靠自主學習,要學會自己調節學習節奏,知道什么時候該學習什么時候該玩。我的學習時間表非常靈活,當我在復習一個學科遇到難點,總也解決不了時,我不會花太多時間“死磕”,我會轉向復習其他學科。因為每個人在學習時都有一個周期循環,有興奮點和低潮點,把這種循環周期掌握好的話就會在學習效率上有很大的提升。
到了高三,除了掌握好自己的學習節奏,一些學習方法也特別重要。
知識盲點一定要馬上弄懂記牢。很多同學都有一個錯題本,記下自己的錯題用來反思。而我的“錯題本”卻在我的心里。每當做錯題時,我都會馬上找出錯因,補充自己錯漏的知識點,牢牢記在心中。有很多同學只是把錯題本當做一個形式,沒有真正弄懂,讓自己形成了惰性。我也有知識盲點,比如政治科目中的計算題是我的短板。對此,我把練習冊上關于計算的題型全做了一遍,又在課外找了大量相關題目,在徹底掌握透徹后才進行后面的復習。
講求效率,建構體系。文科學習常常令很多學生感到無從下手,書上的內容都背下來了,做題時卻不知道該如何運用。我的方法是把書上涉及的知識點都列成一張表,形成網絡式的體系,在考試前就拿著這張表格復習,將知識點進行全面梳理,做到了然于胸。平時做練習冊時,也習慣一邊做一邊總結,把每種類型的問題可能的答案都提取出來,在心中形成一個“試題庫”并去思考每種答案的理由、解題思路。
學習需要“接地氣”,不是被動地接受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把學習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高考的地理題中有一道關于地膜的題,稍有生活經驗的人都會知道地膜是種地時地面覆蓋的一層薄膜,但很多同學因為對此不了解,不知道地膜是什么,就無法解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我從高一開始學習托福和雅思,但我從不背單詞,都是通過大量的閱讀,跟外國人打交道,看美劇、電影來提高英語水平。在香港大學的全英文面試中,我的英語口語優勢在同齡人中就凸顯出來了。
我覺得,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到了高三也是如此。我們要有自己的生活規律,為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除學習之外,還要不斷接觸社會,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
開闊視野鍛煉思維
田尚媛 畢業學校:東北師大附中 高考總分:682分 報考學校:香港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