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考考生談學習心得體會
高三是成長的必經階段,如果沒有經過高三的洗禮,我的人生注定有缺憾。
在忙碌的高三,你會有一道道讓人抓耳撓腮卻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會有一場場消磨體力與打磨心智的考試, 也會有不可避免的低谷與苦澀。但我始終覺得高考考察的很大一部分是思維能力,在埋頭做題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是開闊視野,鍛煉思維。
開闊視野,鍛煉思維首先體現在擴大知識儲備上。人們常常認為“文綜”才需要擴大知識儲備,“理綜”背好書上的公式、靈活解題就好,其實不然。我認為在答題時要做到“靈活”二字,就必須多看教材以外的書,擴大自己的信息量,只有這樣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余。現在想來,從高一開始生物就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科目,在興趣的鼓動下我時常涉獵大學生物教材。也許,一開始我是帶著好奇心去看一個新的世界,后來我卻在這個世界中流連忘返。這片天地并不像別人想的那么難,因為大學生物教材是高中生物的延伸,你把握好了課內知識就能從容地接納和吸收更高層次的知識。所以,當我的知識儲備越來越多時,我越能打通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脈絡,難題也會迎刃而解。
其次,要多交流。課堂上多與老師互動,課后多和同學討論是我贏得高考的一個秘訣。從小到大,我都不是課堂上的沉默者,我特別喜歡回答問題,因為在我積極思考與表達的過程中,老師能打破我的思維局限,使我養成全面思考的習慣,這就讓我對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記憶。課堂是吸收消化知識的“兵家必爭之地”。高中三年,我沒有在外面盲目地上“培優班”,因為我覺得很多問題在課堂上就可以解決,在課堂上把思維打開了,輔之課下精心挑選的習題,更能舉一反三。高考是一個戰場,卻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身邊的同學在某種程度上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但在更多時候他們是我們磨槍打鐵過程中的戰友。對于他們做錯的、精選的題我們應重新審視,他們的學習方法需要我們虛心請教,反之我們也要擺正心態“不吝賜教”。經過同學間熱烈探討過的試題,往往會烙下很深的印記。
高考是一場限時的成果展示,如果在緊張狀態下也能擁有活躍的思維,那么把平時的所學所得發揮出來就輕易得多。高三下學期,我常尋找與我志同道合卻成績互補的朋友,向他們下“挑戰書”,找一套卷子兩人同做,時間到了就互相打分,當然,分出勝負只是給這一過程添一劑調料,真正的收獲是在批改卷子的同時還原答題心境,交流各自的心得。所以,懂得分享永遠是“雙贏”的好事。這樣的分享,既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也鍛煉了心態,激發了思考能力。
研究錯題提高效率
崔丁荷 畢業學校:吉林大學附中 高考總分:680分 報考院校:香港大學
高考終于結束了,終于翻過了這座高山;赝呷@一年的點滴,心里五味雜陳,訴與大家分享。
高二下學期,我和家長、老師反復權衡后,決定全力準備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拿到名次,選擇直接保送。但到了高三上學期中段,六個月沒上過課的我得知物理競賽敗北,當時腦子里一片空白。
那是我讀書生涯中最迷茫的時段,我常常獨自走在校園里,想著下一步該怎么辦。思考之后,我決定回到課堂,重新準備高考。復習時間很短很緊,我就特別重視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