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所有的好奇心
學習的答案就在我們身邊的生活里,
考試的答案就在我們的人生里。
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稱得上是舉世無雙的經濟學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的股市往往因為他的一句話而上下波動。所以,股民的眼睛一直盯著他的金口。從克林頓
政府一直到布什政府,他作為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一手掌管了美國的利率、國際金融流通、貨幣發行等重要工作。格林斯潘的名字在全球金融界和企業界無人不曉。
格林斯潘是紐約大學的畢業生,是紐約大學的驕傲。所以,每次招生的時候,學校總是把他的名字推到前面,吸引優秀學生入學。我是紐約大學的學生,為有這么杰出的校友而感到非常自豪。當年教過格林斯潘的愛涅斯特·克魯諾教授至今還在講臺上教我們。他回憶說:“當時他還不能算是好學生。有點傲慢,不怎么用功。”
艾倫·格林斯潘上大學的時候,沒有搞好與老師、同學的關系。克魯諾教授說:“那時的格林斯潘并不怎么聰明,知識也不多,還缺乏人情味,往往當著大家的面斥責自己的同學,使他們下不來臺。”克魯諾教授說到這兒,又補充道;“當然啦,學生時期嘛,誰都可能傲慢。他現在可不一定那樣。上了歲數了嘛,見多識廣會有長足的進步。”
學著營銷學,又不會數學,加上缺少人情味兒,也不會交朋友。就這么一個人,怎么當上美聯儲主席的呢?學校成績當然決定不了一個人在社會上的成功,但是,美聯儲主席可是世界性的經濟專家呀!
更有趣的是,朱利葉音樂學院也說他是他們學校的畢業生。艾倫·格林斯潘怎么能同時上兩所大學呢?也許和我一樣,他上的是朱利葉音樂學院的晚間班。不管是白天班還是晚間班,朱利葉音樂學院是一所世界一流的音樂大學。這所大學治學嚴謹,在整個學界都出了名的。紐約大學的課程要求也非常苛刻。能夠同時上這樣的兩所大學,看來當時他的確是個很有實力的學生。
我也是同時上這兩所大學的學生。白天上紐約大學商學院學習,晚上到朱利葉音樂學院授課,所以我能夠體會到他當時的緊張生活。艾倫·格林斯潘在大學時期就讀于克魯諾教授的門下,雖然營銷學沒有學好,成績不盡如人意,但他分明是掌握了學習技術的人。
有一句成語叫“多才多藝”,美國也有一種說法,“文藝復興的人”。文藝復興專家德國的布魯哈特博士在《文藝復興和完美的人》一書里,對“文藝復興的人”有這樣一段描述:
文藝復興時代創造了完美的人。這種完美的人在社會公眾場合發言的時候,會用優雅的語言。他們會作詩,會彈琴,會畫畫,但是決不在這些事情上花很多時間。文藝復興的人能夠寫一些秀美的文字,能用許多國家的語言寫信。他們會騎馬奔跑,也會使用刀槍,知道怎樣保衛自己的城市和婦女。他們會揚帆打魚,也會開軍艦赴戰。他們會做生意,但絕不談錢。他們常常穿著干凈的衣服,但是決不過分打扮。
我想,艾倫·格林斯潘也是“文藝復興的人”。
按我國的考試制度,每門課都優秀才能上大學。這種制度正在受到批評。無條件地要求每門課都要優秀的教育制度,只重視升學考試,無視學生的特長,事實上的確存在問題。“多才多藝”的人,對各門功課都會學得既有趣又容易。所以還不能全盤否定“每門課都要優秀”。對于懂得哲學的青少年來說,高中的邏輯或高考的數學題都是很簡單的。懂點哲學,會成為學習藝術、社會、經濟、歷史等課程的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