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北京,游在北京”親子活動家長體會
游在北京,乖乖選擇的是天壇公園,一進入公園我和乖乖同時感受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包括從家出發,到路上,在車上,在公園門口,都沒有感覺到冷,進入公園后,我們倆同時覺得有些涼意,我幫乖乖加了件坎肩穿。走著走著,知道了公園冷的原因,里面有很多古樹,而且都是上百年的老樹,還有一顆500多歲的九龍柏。天壇公園是名勝古跡,在這里乖乖知道了什么是祭天,什么是祈禱谷物豐收,什么是皇上,呵呵。并且拍了很多照片,作成簡報后每天還講給我聽,通過這次游覽使孩子懂得了很多歷史故事,有些雖然也是一知半解的,但是這些記憶在孩子心理是會慢慢成長的。
這次十一主題活動我和乖乖都收獲了很多新知識,新味道。
家長——漫步什剎海
很久很久沒有來什剎海了,這次借著中三班北京一游的機會,我又重溫了一遍兒時的記憶。
10月3日帶著愛人和孩子坐公交車來到了什剎海,穿行在荷花市場中西合璧的街上,看著一茉向小鳥一樣,一會飛到這一會飛到那。中式的古樸店鋪,西式的時尚酒吧,一切一切對她來說都是那么的誘惑與稀奇。我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拿著柳條在風中狂奔,去追逐那紅色的蜻蜓。
不知不覺來到了素有“銀錠觀山”美稱的銀錠橋上,環顧四周,精致時尚的酒吧街給什剎海的前海、后海沿岸帶來了熙熙攘攘的游客,現在在銀錠橋上只能觀賞綠樹霞云,已然看不到西山了。
離酒吧群落不遠是煙袋斜街,一些絕跡北京街頭多年的民俗玩意兒都可以在這里尋到。這里不僅有躲在胡同里的中國傳統的民間文化,還有彌漫著紅塵和喧囂的都市酒吧。這里不僅有普通百姓破舊的小院,也有達官貴人輝煌聳立的紅墻麗宮。
這里的一切對一茉來說都是那么的新奇,和中二班的欒雨陽一起快樂的跑著。扒著門縫偷窺一下大門緊鎖的廣福觀;興高采烈的爬上照相用的洋車;沖進每一家店鋪然后又閃電般跑出。一次次的宣泄著他們的快樂,炫耀著他們的童年。
離開煙袋斜街,漫步在波光瀲滟的湖邊,微風拂來,清新而略帶濕潤的空氣沁人心肺,微波擁來,水聲濤濤,岸線蜿蜒,垂柳依依。實在是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不經意中抬頭一看,已然到了本次游玩的終點——九門小吃。
帶孩子來九門小吃是為了讓她體會一下北京小吃的魅力,在這個老式四合院中,讓人感受到了當年北京胡同內小吃家兒挨家兒,攤兒挨攤兒,叫賣嘈雜熱鬧的市井風光。
一茉嘗到了“餡餅周”制作的門釘肉餅,皮薄肉厚,鮮嫩味美,咬一口甘美四溢,齒頰留香;嘗到了“年糕錢”那里的饹馇,色澤嫩黃鮮亮,質地松軟適口,散發著一種綠豆特有的清香;嘗到了“羊頭馬”的羊頭肉,鮮香細嫩,讓人不能停口,還有那焦黃酥脆的焦圈、香甜細滑的奶酪、綿軟甘甜的糖卷果、聞著“臭臭”吃著香香的爆肚等等,都讓一茉目不暇接,口不能停。
拍著溜圓的肚子,打著飽嗝走出了九門小吃。門外依然是那個興盛了幾百年的湖,小資在午后的咖啡館里上網,歌手在喧囂的酒吧里唱歌,老人在清澈的湖邊遛鳥,票友在大樹下拉胡琴吊嗓子。這些對一茉來說是那么的正常,本來就應該是古老與現代的和諧,靜謐與喧囂的交融。但這一切對于曾經在這里度過童年的人來說,卻是多么的陌生與無奈。
別了,兒時的什剎海。別了,記憶中的京華煙云。
這里是屬于現在孩子們的童年,這里也有他們的未來。
家長——十一 游 北 京
天安門一游:金秋的十月,淘淘在爺爺奶奶的陪同下游覽了披著盛裝的天安門,天安門城樓又高又大,城樓上插滿了紅旗,紅旗迎風飄動,城樓上還掛著大紅燈籠,透著節日的喜慶。看到人人手里都拿著面小國旗,淘淘也讓爺爺買了一面,高興的拿著搖來搖去的,淘淘看到城樓上的毛主席畫像,還好奇地問:“照片上的爺爺是誰呀?”爺爺告訴他,那是毛主席,是他領導解放了咱們國家,讓人民過上了好日子。后來來到了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廣場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廣場上擺放著各種造型的花壇,淘淘卻似乎對漂亮的花壇不太感興趣,他在廣場上高興的又蹦又跳,跑來跑去,像只快樂的‘小兔子’。
*野生動物園一游:爸爸媽媽還帶他來到了北京野生動物園,這里的植被茂密,讓人心曠神怡。我們一行看到了大猩猩、可愛的浣熊,高大的鴕鳥、這坐著瀏覽車進入了散養區,看到了老虎、獅子、狼等兇猛的動物。淘淘最喜歡猴子了,看到猴子們在樹枝上翻來跳去,還會自己撥開香蕉來吃,樣子可愛極了。看到一群小猴子圍著大猴子在挑虱子,他問:“媽媽,它們是在找什么呢?”我說:“那是小猴子們在給大猴子找虱子,幫它們清潔身體。”來到了喂養區,我們拿出了帶來的胡蘿卜、油菜來喂小馬、小羊、小鹿,小動物們都爭先恐后的搶著吃,剛開始淘淘還不太敢上前喂,慢慢的膽子就大了,把帶的蔬菜統統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