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北京,游在北京”親子活動家長體會
天氣真的很熱,人也很多,我和爸爸的眼睛一秒也不敢離開大龍的視線,因為出來玩,但人太多了,稍不留神可能會找不到大龍,所以,也建議其他家長以后還是趕著人少一點的時候再帶孩子來天安門。休息了一會人民大會堂的正前面,有進去的,我們就沒進去,只在前面玩了會,寶寶自己還鉆到里面去了,真是好玩。停留了一會,我們又繼續向前走,節日就是節日,到處都有節日的氣氛。最后是我們回來的路上,快到朋友家的時候,一燈飾城也擺放了鮮花,來祝賀祖國母親的生日!我們在回來的路上還告訴寶寶關于國慶的一些事,寶寶還小,但也懂得,知道現在是祖國的生日,全國人民都在為之慶祝。
大龍一直都非常稀罕那個毛主席金牌,一路上一直帶著,不時就拿起了看看,中國吃過飯,午睡的時候一定要拿著獎牌睡覺,最后開心的睡著了,看著大龍開心的睡姿,我想起了我在5歲那年第一次和媽媽去天安門的情景,天安門曾經在我們這一代以及上一代人的心中,是多么偉大、完美的代名詞。幾乎每個人一輩子的夙愿就是能親自到北京看一眼天安門,站在毛主席曾經宣布中國成立的地方登高望遠,俯看一下腳下的中國。那時候誰家有一張在天安門前面拍的照片,都要用醒目的鏡框懸掛在家里最顯眼的位置,以便客人一進門就能看見,讓大家羨慕不已。我們從小就唱著“我愛北京天安門”;鈔票上有天安門的圖片;北京電影制片廠的片頭也是金光閃閃的天安門........這一切都讓我們孩提時代充滿了對這個建筑的向往,也深深的印在腦海里。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孩子接觸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玩具不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單一,任何東西都可以輕松地得到,也就沒有所謂的向往了。甚至在國人心中有神圣位置天安門也被誤以為是別墅了,看來傳統的東西真的不能丟呀!
家長——游后感
在“吃喝玩樂在北京”的活動中當,我帶著先后去了北海公園、朝陽公園、天安門、什剎海及九門小吃。一路上在給左天予講解名勝古跡或陪伴他游玩娛樂設施時,我都會拿起手中的相機給左天予拍照以便留下美好的紀念。在我用相機給左天予拍照以后,左天予總會纏著我說:“我也要拍照”。當他拿起相機很懵懂的學者大人照相的動作不知所以的四處拍照是我們都笑了。我一邊指導著他拿相機的動作,一邊告訴他要把想拍攝下來的景物或人物在相機顯影中的位置,然后看著他能夠把景物或人物完整清晰的拍攝下來,我突然覺得心里是那么的驕傲。
孩子的學習與模仿是隨時隨地的,作為家長一方面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要隨時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了解孩子的學習目標是否正確,同時還要善于發現孩子學習的興趣所在,及時的加以引導和指導,讓孩子在他所感興趣的內容中學習到有用的知識或技能。
家長——“游在北京”有感
通過這次“游在北京,樂在北京”的活動,小朋友,更了解了北京首都的含義。這次不光孩子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們家長也跟著長了好多學問。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有好多歷史,傳說之類的,我都不知道!游玩中,邊看解說牌子,邊講給孩子聽。不明白的,上網查了,再解釋給孩子聽!現在孩子年齡比較小,如果和她談愛國,會比較空洞,孩子也理解不了!通過這次活動,由淺至深,在游玩中就讓孩子明白了,中國人有多么聰明,中國有多么悠久的歷史!
這次活動,也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述,組織的能力!孩子看著自己游玩中照的熟悉的照片,講給同學們聽,而且每個小朋友去的景點都不同,講述的內容各不相同。希望以后能多組織此類的活動,孩子對這種活動也非常感興趣,非常愿意積極參與!